鼻-鼻窦炎治疗“新”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以及气候剧烈变化,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各类相应的治疗方式也层出不穷,但在临床上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下面我们就激光、微波及冷冻等局部治疗的方式谈一谈自己看法。
鼻腔为一不规则的腔隙,且狭小而结构复杂,具有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嗅觉等功能,鼻腔主要是通过鼻粘膜粘液纤毛清除系统来维护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达到清洁作用,各种原因所致纤毛运动的功能障碍均可使鼻腔及鼻窦易于感染,增加鼻炎及鼻窦炎的患病概率,所以维护鼻粘液纤毛清除系统是保证鼻腔正常功能的前提。
激光是利用激光器凝聚发生的热量直接烧灼于鼻腔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微波、等离子的作用原理大体相似,至于冷冻则是通过凝固或气化肥厚的组织而使其变小,让鼻腔通畅。纵观这几种治疗方式主要是以破坏鼻粘膜,使肿大的鼻粘膜组织萎缩,从而解决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的作用,但是这些治疗方法极易损伤鼻腔粘膜纤毛清除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鼻腔局部抵抗力,只能暂时的缓解症状,容易复发且多需重新治疗,如果长期过多的使用此类疗法,反而使症状愈发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腔内窥镜下“冷器械”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鼻炎及鼻窦炎的最新手段,该方法借助摄像和监视系统,将鼻腔及鼻窦的病灶部位适当放大在电视屏幕上。
手术者能通过屏幕较精准地清除病灶组织,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鼻腔粘膜,也保证了其正常鼻腔纤毛生理功能,手术效果好,且损伤及副作用也少,能较好地解决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的问题,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开展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和鼻甲粘膜下骨矫正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的主流治疗方式,它能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鼻腔功能,为广大鼻炎鼻窦炎患者解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短暂痛苦,更加注重鼻腔正常防御功能的长期维护,从而达到根治部分鼻炎、鼻窦炎目的。
耳廓假性囊肿治疗“新”方法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疾病,因生长于耳廓部位且病理上发现囊壁无上皮衬里而得名,发病可能与机械性损伤、耳廓先天性发育不良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尚无定论,因此目前针对病因进行有目的治疗亦无从谈起,迄今为止所有治疗方法均可视作对症治疗的尝试。
从最先施行的囊肿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或局部压迫、囊腔内注射药物、手术切除部分囊肿前壁到近年来激光打穿囊壁放液等不下十几种,一般认为手术切除部分囊壁进行“开窗”式引流疗效最确切,由此衍生的微波、激光打孔均可视为对手术“开窗”方法在具体操作步骤上的改进,本质上还是使囊液能够得到持续引流,消除囊内积液,为分离的耳廓软骨重新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这类治疗方法疗效虽然可靠,但也存在着诸多的相对不足:
①操作不够简练;
②治疗还需要特殊设备:微波、激光器;
③“开窗”后需多次换药并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
④增加了继发感染的风险;
⑤病程难以掌控,“窗口”愈合时间通常较囊液实际引流的时间长,疗程长短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窗口”的愈合时间。
囊腔彻底引流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假性囊肿最有效、最基本要求,循着这个路,我们将一副普通输液器,稍加改装,摇身一变成为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医学小发明,做成局部穿刺置管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用于治疗该病,与经典的手术“开窗”相比,它具有“闭式”引流优势:
①取材简单,只需一副静脉输液器;
②操作简单:只需在囊肿处局部穿刺即可;
③病程缩短且容易掌控,其疗程长短完全由囊液引流时间决定,囊液引流完毕和囊腔不再渗出后,囊肿即可愈合,治疗结束;
④创伤少,只需局部穿刺一针即可,故感染机会小。
⑤疗效更容易观察,透明输液管中引流液体不再产生时,即可拔出针头静候创腔愈合。该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由于耳廓假性囊肿治疗不当所带来风险,并具有驾驭耳廓假性囊肿治疗全局的能力。
扁桃体周围脓肿治疗“新”观点
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是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称扁桃体周围脓肿。本病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被堵塞,引流不畅,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侵入扁桃体周围间隙而引起。常见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成年人。
本病易复发,为防止复发,应行扁桃体切除术,一般传统观点认为:宜在扁桃体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才可施行手术。
但我们认为:确诊或切开排脓后即可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施行患侧扁桃体一次性手术切除,此时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已为脓液所分离,所以手术剥离扁桃体较易,出血少、疼痛轻,扁桃体切除后,其脓腔完全敞开排脓彻底,容易治愈。
一次性手术既可减少局部反复穿刺、切开排脓给病人带来痛苦及相应的医疗经济负担,又能给手术医生避免再次手术时因瘢痕形成造成剥离扁桃体的困难,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认为:使用穿刺抽脓术治疗者复发率约为30%,使用切开排脓术治疗者复发率为20%,而一期手术彻底切除扁桃体后复发率几乎为0%。
对付咽喉鱼刺“新”武器
咽喉部卡鱼刺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对位于扁桃体中上部或舌根近舌体侧的鱼刺,钳取相对比较容易,而位于扁桃体下极、舌根大部、口咽下份侧壁、喉咽以及喉部等位置比较深的异物,需作间接喉镜检查进行检查、夹取,但部分病人由于咽反射特别敏感。
在表面麻醉后仍无法配合检查,或是因为舌系带过短、张口受限伸舌困难、舌体肥大、舌背高拱及发“衣”音时会厌不能活动导致会厌谷无法暴露,使得病人在进行间接喉镜检查不能发现异物,再加上间接喉镜本身也存在光亮度较低、视野象限较小等因素,容易造成医生难以发现及钳取异物,出现漏诊延误患者病情,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如:咽旁脓肿、食道异物、大出血等。
随着内镜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在电子喉镜下行咽喉部异物检查具有诸多优越性:
①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时,操作者通常通过显示器进行观察,经过显示器的放大作用(8倍),更容易找到细小的或嵌顿于肥大的舌根扁桃体之间的异物;
②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可采取鼻腔径路,减轻咽反射,使患者更利于耐受,也可避免因张口受限而无法进行喉咽部等部位的检查;
③电子喉镜检查时,病人可以取仰卧位,有益于缓解紧张情绪,更易于配合检查;
④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异物时,可马上将细小的咽喉活检钳经吸引器口导入,在电子喉镜的准确定位下,可准确迅速的夹取异物,对邻近组织几乎不造成损伤。因此对于无法配合间接喉镜检查或者检查后未发现异物的患者,应进行电子喉镜检查,电子喉镜下异物取出是传统咽喉部异物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并且在诸多方面更优于传统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