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给新近院的硕博士讲课,课后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有什么区别?
前列腺癌和部分ER、PR阳性的病人,对内分泌治疗有效,但是两者有太多的不同。
1、激素受体检测要求不同。前列腺癌的病人在决定内分泌治疗之前,是不需要根据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只要适应症明确,可以直接上内分泌治疗,治疗有效率在85%~90%以上,因此,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贯穿部分前列腺癌病人的全病程。不论是晚期,还是T3、T2有高危因素、N+、或R1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都有其它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乳腺癌病人内分泌治疗有效的对象是ER、PR高表达的患者,有效率是60%以上,根据ER、PR受体表达的不同,有效率和有效持续时间不同,就像我讲课时所说,ER受体表达,1%阳性和99%阳性的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完全不同。换言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已经很好,但总体而言,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更好。现在很多医生知道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但是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知之不多。
2、合并治疗不同。前列腺癌病人在内分泌治疗同时,可以合并放疗,疗效不受影响;有4个以上转移病灶的病人,内分泌治疗同时建议合并多西他赛的化疗,总生存期明显延长。而乳腺癌病人在用三苯氧胺进行内分泌治疗的同时,不能合并化疗,也不能进行放疗,包括术后辅助放疗,因为三苯氧胺使肿瘤细胞进入G0期,得到辟护,使化疗、放疗不敏感。(乳腺癌病人用甲地孕酮内分泌治疗同时,可以合并放疗或化疗,作用机制不同)。
3、去势治疗指针不同。前列腺癌辅助治疗,术后或放疗后只要有适应症,都主张进行内分泌治疗,与年龄关系不大,建议用药物去势,时间18个月以上,停止治疗以后,性功能可以恢复。晚期前列腺癌不论年龄多大,全部需要去势治疗,可以药物去势,也可以手术去势。乳腺癌是否去势,与年龄和病期有关。绝经后乳腺癌不用去势治疗,辅助或晚期都可以直接用来曲唑类药,而年轻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以三苯氧胺为主,在拮抗雌激素的同时,还有雌激素样作用,不会造成骨质疏松,同时使年轻女性患者保持正常的月经,保持良好的女性心理和身体特征,使生活质量不下降,2014年最新循证医学数据建议三苯氧胺用10年,这么长的时间,足已使一部分月经期乳腺癌病人转为绝经期,因此不需要行去势治疗,后边还有内分泌治疗药物可以用。因此,前列腺癌的病人,去势就是内分泌治疗的主要部分,而乳腺癌病人的去势治疗仅仅针对年轻女性,晚期、激素受体高表达患者。
4、辅助治疗的时间不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只需要18个月以上,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5、相同点:都是内分泌药物也就是激素药物阻断治疗,其治疗有效的前提是因为有明确的靶细胞存在,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关系,因此合并有相应内分泌系统被阻断的副反应。
6、相同点: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机制、原理是一样,只是提发不一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失败称为内分泌治疗耐药。处理原则也是一样。就像邓博所说,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转归通常是….,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内分泌治疗药都无效,比方说,前列腺癌晚期通常首先使用双德治疗,一段时间出现耐药,换用雌二醇氮芥仍然有效(该药不应该归为化疗药,发挥作用的是雌激素,不是盐酸氮芥,还是应该归为内分泌治疗药),或者换用阿比特龙仍然有效。
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也是一线内分泌治疗耐药,换用二线内分泌治疗仍然会有效。比方说,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先用过三苯氧胺,疾病进展以后,用来曲唑、阿那曲唑仍然有效,或用氟维司琼都是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二线用药。
不论是乳腺癌,还是前列腺癌,只要没有进行根治性治疗,体内有肿瘤细胞残留,采用任何药物治疗,都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因为肿瘤细胞要适应适者生存法则,只有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那就是耐药性的产生。这个观点源于一个数学模型的推论,现在已经得到临床实验证实。
真正的激素抵抗,在乳腺癌是需要重新取材,送病理检查,做ER、PR检查,如果原来是阳性,现在变为激素受体表达阴性,停止内分泌治疗,改为化疗,否则,只要是疾病缓慢进展,都应该采用内分泌治疗优先的原则。当然,化疗也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化疗也会在一定程度减弱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