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发展恶化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肢端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溃疡或坏疽等。根据血管闭塞的程度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闭塞,根据闭塞的范围分为节段性和广泛性闭塞。
血管介入的蓬勃发展,给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新的曙光。糖尿病足的下肢介入治疗在我国是一项刚刚起步的的新技术,由血管外科、介入科和内分泌科的医生相互配合实施。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目的在于开通闭塞的血管,挽救缺血的下肢,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经导管动脉内溶栓、超声消融、粥样斑快旋切术、经皮机械血栓消融等。
PTA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糖尿病足的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是通过加压的气囊压迫粥样斑块,使斑块壳受压破裂而扩张管腔;此外,动脉中层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及平滑肌细胞等被过度伸展而使管腔扩大。管腔扩张后由于脉冲血流增强,一般不易再狭窄。手术中使用造影介入技术,经对侧或同侧股动脉逆行或顺行穿刺插管做常规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闭塞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导丝引导下将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球囊的直径与长度依病变部位及长度而定,选用合适的球囊在狭窄段进行充分扩张,并造影观察效果,如PTA后开通不满意者置放合适的血管腔内支架,随后配合抗凝治疗和改善微血管循环的药物,便能有效地治疗由下肢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糖尿病足。病变长度>7 cm对通畅率的影响较大,若在3 cm以下或多个1 cm左右的病变,单纯PTA的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PTA适合节段性狭窄病变,因为广泛性狭窄、闭塞病变,球囊导管多次分段扩张易造成血管损伤。
与外科手术相比,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见效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具有可重复性等突出优点。采用介入方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病变血管的再狭窄。究其原因,早期因素主要有技术瑕疵、再通血流量太低或血液凝固性增高等,中期因素主要是再通血管内膜增生,而晚期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继续发展的结果。但由于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不失为糖尿病足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