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9日中国心脏病大会(CHC)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按以往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平均年增长3%推算,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为2.66亿,即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
其中,顽固性高血压约2600万~7800万人。普遍认为,顽固性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风险高度相关。高血压器械治疗目前的主要适应症严格控制在顽固性高血压人群之中,特别是在有详细记录的各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仍未达标的高危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一、是不是真性顽固性高血压?
建立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首先必须除外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1)除外依从性不良导致的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2)除外诊室内独有的高血压(白大衣效应);
3)除外测量方法不正确或手臂和袖带不匹配导致的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4)除外由于老年人外周血管硬化导致的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二、真性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一旦明确患者属于真性顽固性高血压,需进一步明确其顽固性高血压的可能原因:
1)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未得到良好控制:如过渡饮酒、大量吸烟、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生活压力过大、反复熬夜等;
2)代谢综合征:肥胖、糖代谢异常或胰岛素抵抗、严重脂质代谢异常等未得到良好控制;
3)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越来越多见的顽固性高血压诱因,可能因为长期缺氧、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和睡眠消除对血管收缩因子的长期影响;
4)未被检出的继发性高血压:如最常见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肾动脉狭窄;
5)合并肾脏等的靶器官损伤所致。
三、顽固性高血压器械治疗的现状如何?
1、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通过植入设备长期电刺激颈动脉窦神经感受器,减少交感神经脉冲发送以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起降压作用的特点:患者初始血压越高,降压幅度约明显;对动态血压的控制效果可持续53个月以上;不良反应少,主要是一些局部反应如神经刺激和舌咽神经痛等。但长期观察的数据结果仅限于有限的人群,有待进一步明确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欧洲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改进以提高植入手术的简便性和延长电池的寿命等。遗憾的美国FDA已经暂时终止了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工作。
2、肾脏去神经化治疗:主要通过导管消融的技术在肾动脉局部选择性毁损肾脏交感神经纤维,达到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影响其他腹部或下肢神经支配,达到了在降压的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目的;研究表明其对降低动脉硬化、改善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国内减低、肾脏保护、糖代谢异常等均有额外获益。
该治疗方法的特点:使得诊室血压大幅降低,治疗后血压控制状况可维持1年,少部分可维持2-3年;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降低有限,需要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发症少,除导管操作导致的局部血肿、肾动脉夹层等并发症外,没有其严重并发症或肾功能恶化的报告。因此,该方法被视为高血压器械治疗最有前景的手段。但长期安全性、手术实施和评价方法、具体作用机制和主要靶点等仍有待设计合理的长期对比性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进一步证实。
3、其他方法:顽固性高血压的其他器械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技术实现的肾脏去神经化治疗、外科手术开创动静脉瘘和神经管减压术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仅限于严重顽固性高血压的次选方法。
总之,顽固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仍处于临床探索时期,即使部分干预措施前景很好,但毕竟现有证据相当有限。因此,2013年ESH/ESC高血压防治指南仅推荐肾脏去神经化治疗和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疗法等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IIb类推荐,C级证据),患者血压应该≥160/110mmHg(I类推荐,C级证据),而且将该类操作严格限制于经验丰富的医师,并要求术后由专业的高血压中心进行随访观察(I类推荐,C级证据)。
另外,我们必须得纠正一些错误的概念,以防止给患者及大众造成误导。首先,顽固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的作用相对有限,无法完全替代药物,更加不能做到一劳永逸;其次,药物治疗仍然是当前高血压及顽固性高血压的主流治疗措施,器械治疗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也即是我们现在离真正的高血压器械治疗时代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如何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加强高血压总体的疾病管理等依然是高血压防控的长期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