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重要方式,注射药物前的准备,和注射后的护理,都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今天就将注射药物前后要注意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让患者充分了解,打有准备之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注射药物?
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来说,无论激光还是注射都是有创治疗,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需要明确患者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才能采取这样的治疗方案。一般要求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达到250微米以上,并且视力在0.5以下,才考虑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但也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医生对病情进展的分析、病变威胁视力的评估及患者对治疗的接收程度等。
两只眼睛能否同时注射药物治疗?
目前,我国指南表明,玻璃体腔注药不允许两只眼睛同时进行,特别是注射抗VEGF药物,两眼注射的时间至少要间隔一到两周。因为抗VEGF药物虽然是注射到眼睛里,但是它可以通过血管吸收进入全身。和眼睛不同,我们的心脑血管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一定浓度的VEGF,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变的老年人来说,新生血管的产生能够恢复心脑的血液供应,一旦抗VEGF在体内浓度过高,容易造成老年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此不主张同时两只眼睛同时注射,单眼注射治疗能够减轻这种风险。
眼内注射门诊当天就能进行吗?
眼内注射药物需要提前预约,对于病情适合的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后,医生会联系好手术室,定好注射时间。患者要提前三天点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到了约定日期,患者签了知情同意书后,就按照计划进行注射药物。很多患者特别着急,想就诊当天就注射,这是不可以的。第一,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不是一天形成的,尽管很严重,准备三天也是没有问题的。第二,要是匆匆忙忙没准备好就注射,可能会使眼内炎、玻璃体腔出血等风险提高。
注射药物时,患者要如何配合?
整个注射过程时间很短,仅有二三十秒,就和平时打针一样,很多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感觉,但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期间患者的注射眼要一直盯着某一处,不宜随意地转动,否则医生无法瞄准;另外,不能使劲闭眼,要充分地曝露出注射部位,方便医生稳定操作。玻璃体腔注射药物之前,医生会给患者滴几滴眼药水,进行眼表麻醉,这样注射时患者就不会疼痛,所以大可不必太紧张。
注射药物后,如何护理眼睛?
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后,医生会给患者点上消炎药膏,并用纱布遮盖这只眼睛,第二天打开纱布,再继续点眼药。一般术后要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药水3天,一般无需用其他药物。要注意,注射后当天晚上不建议洗脸,因为有纱布遮盖;第二天可以正常洗脸、看电视、看书;因为有针眼,注射后3~5天不建议患者洗澡、洗头,保证脏水不要流到眼睛里,引起感染。
注射后,出现哪些症状要及时就诊?
注射药物一周后要回医院复查一次,查看有没有感染和出血的迹象。在此期间,如果出现了眼睛胀痛,持续很长时间不缓解,视力明显下降,需要马上到门诊来复查,排除感染等问题。
当然,一些患者术后眼睛有些磨痛是正常的。一是因为有针眼,注射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麻醉药物作用消退后会有些磨痛;二是麻醉药物会让角膜上皮细胞脱落,消毒液也会对角膜上皮有一定的损伤,所以患者会感觉到眼睛里像有沙子一样的摩擦感,甚至有一些酸痛流泪。一般来说这种症状第二天就会完全好,不用太紧张,如果持续不好也要来医院看一下。
患者扫码报道后,需要上传哪些资料?为什么?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患者与医生需要有稳定的联系,利于掌握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患者与医生通过微信联系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式。患者通过扫码报到后,需要上传两个检查结果,一个是OCT(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作用是判断黄斑水肿的程度、类型,视网膜黄斑区的厚度就是通过OCT来测量的。还有就是荧光血管造影,能够判断黄斑水肿的范围以及病因。但因为荧光血管造影是有创检查,所以对于复查的患者,常做OCT来观察病情,操作起来很方便。上传这些资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对于网上咨询的患者来说,方便医生给出更有指导性的建议。并且,眼科检查较多,容易丢失,上传后能够永久保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