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E,一岁了,黑葡萄似的圆眼睛,看着妈妈上班去了,不哭也不闹;妈妈回家了,呼唤着他的名字,伸手去抱他,可宝宝只是笑一笑又玩自己的去啦。他从不缠人,是个乖宝宝。可医生说宝宝与母亲之间没有建立好依恋关系,对宝宝心智发育不利,怎么回事呢?
何谓依恋?
亲子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依恋是逐渐发展的,生后6―7个月时开始明显,3岁后能逐渐耐受与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
依恋类型
运用标准的“陌生情境”实验,可以测查并区分出三种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
安全型:这类儿童跟母亲在一起时,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和不安;当母亲回来时,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密接触,继而能平静地离开,只要母亲在视野内,就能安心地游戏。
回避型: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并无忧虑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采,虽然有时也会欢迎,但是短暂。这种儿童实际上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
反抗型:这类儿童当母亲要离开时表现出惊恐不安,大哭大叫;一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当母亲去迎接他(她),如抱起时,却又挣扎反抗着要离开,还有点发怒的样子,孩子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即使在母亲身旁,也不感到安全,不能放心大胆地去玩耍。
依恋类型与心理发育
良好的亲子依恋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婴儿所依恋的人出现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婴儿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或恐惧,从而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这样就可使婴儿视野扩大,认知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母爱与感情依恋是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各种教育环境刺激是心智潜能的“开发剂”。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
①早期属“安全型”的婴儿,在2岁时产生更多的探索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解决问题的场景中表现出高度投入的持久性和愉快感,而“非安全型”则无此反应。
②1岁被测定为“安全型”者,追踪至3.5岁时,自尊、同情和积极性情感较高,消极情感较低、朋友更多。
③6岁时有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的男孩,与1岁时属“非安全型”相关。
④儿童早期依恋类型对成年期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非安全型”孩子,往往对人缺乏信赖、缺乏自信、人际关系不良等。
建立牢固、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培养孩子现代素质的基础。
帮宝宝建立安全型依恋
亲子依恋,是母子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母亲与婴儿交往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是影响婴儿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两个主要因素。那种负责任的、充满爱心的母亲,其孩子常为安全型依恋;反之,则可能是反抗型或回避型依恋。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特点也经常地、强烈地影响着母亲的态度和行为,那些见人就笑、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而那些不喜欢被人抱、不容易安抚的婴儿则较少得到母亲的关爱。而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及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到孩子。
从0.5~1.5岁,是形成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母亲是否能够敏锐而适当地对宝宝的行为做出反应,积极地跟宝宝接触,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母子依恋的形成。
母亲不仅能满足婴儿生理上的“饥饿”,而且是宝宝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别长期离开自己的孩子,不要忽略婴儿抚触、婴儿体操等科学育儿手段,要尽可能多的给予爱抚和鼓励,无论是充满感情的言语表达还是搂抱、亲吻等身体的接触,都别吝啬。要知道,宝宝是一个爱的“消费者”。一个以母亲为核心的稳定的养育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避免隔代抚养方式,因为老人大多文化较低、老传统较深、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精心养育子女,母亲常辍学和请长假直至孩子3岁进幼儿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