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生入学后不久,就会有很多家长带着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到医院就诊,家长诉说,老师认为孩子好动要求带到医院检查,是不是有多动症?那么,孩子“好动”,是不是一定就是多动症?是不是交给医生就万事大吉呢?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发育行为障碍,影响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社交和发育功能。一般患病率为3%-5%,而30%多动症患儿会出现学习问题,部分患儿主要症状可持续到青少年或成年,严重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工作及生活。
其实,并非如“多动症”其名,所有患儿都有活动过度的症状,还存在其他症状及多种症状混合的情况。
主要表现有:
1、注意力集中困难 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这类孩子的核心症状。表现在课堂上注意涣散、选择注意短暂,易被无关刺激吸引或好做“白日梦”,答非所问、丢三落四、做作业拖拉,就连做游戏也显得不专心,与他人交谈眼神游离等。其结果是不能有效地学习。
2、活动过多、冲动 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活动过度是多动症最突出的特征。这类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好动、不安宁,幼儿时表现出精力充沛,不停地奔跑、活动。 上学后表现突出在课堂上坐不住,身体在椅子上不停挪动, 严重的则擅自离座,在教室里走动。 好与同学说话,推撞别人,惹是生非或做各种怪样。
3、学习困难 多动症患儿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而影响学习,神经心理学测验表明在注意力记忆视运动及概括推理能力方面有障碍。
目前多动症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但通常无法解决孩子学习困难、行为偏差、人际适应不良等问题。专家建议:多动症患儿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医生、家长和老师要联手,为患儿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孩子的“靶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
所以,仅依靠医生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医院联手治疗,才能有效的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异常行为,帮助孩子提高社会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提升治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