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nos一词,源自希腊语"睡眠",后来由英国曼彻斯特的外科医生詹姆士。布雷德(James Braid)将这种降低病患痛苦的医疗方式定义为催眠(Hypnosis)。
在希腊神话中,修普诺斯(Hypnos)是睡神,相传Hypnos住在冥界,他的左手拿着罂粟花蕾,右手持着一支牛角,牛角里装满了液体,这种液体可以令人进入睡眠。如果被他的魔法棒轻触到眼睛,无论是人或者神,都会无法抗拒地进入梦乡。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字义阐释:Hypnosis(催眠状态)指处于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介于半睡半醒之间,对各种刺激亦有反应的心理状态。由于并不适当的名称,导致极易让人误会催眠就是睡眠。事实上,催眠状态并不等于睡眠状态。
由于催眠的领域极为宽广,引导催眠的方法又有很多,适合每个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进入催眠后的感受也因人而异,能够用催眠来达到的效果也不太一样,所以催眠是易学却难精深的一项技巧性学问,需要不断学习和精进。
近年来,催眠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各位催眠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学习背景与研究方向,对催眠也有不同的定义。多数人对催眠的了解,就像是瞎子摸象一般,摸到象鼻子,就以为大象是粗粗长长的;摸到象耳朵,就以为大象就像是一把扇子……他们以为自己知道大象长什么模样,其实并没有说出催眠的全貌。
根据我自己多年催眠个案及进行培训课程的经验与研究,确定以下观点:
1、催眠与睡眠不尽相同。
2、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催眠他人。
3、每个人都可以学习被催眠。
4、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我催眠,也可以接受他人引导进入催眠。
5、无论是接受催眠还是催眠他人,将随着每一次催眠经验而更加容易。
6、人们不一定需要在有意识的同意下才能接受催眠。
7、催眠的同意有时候是无意识层面的同意,这时候表意识处于不自觉状态。
8、催眠状态时的控制与一般所了解的控制不尽相同。
9、每个人所运用的主要感官接收器都不尽相同。
10、借助催眠可以让人类的身心灵更愉悦。
11、正确使用运用催眠可以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健康。
12、误用催眠可能会引发生理及心理问题。
13、催眠可以运用于包括宗教、信仰的许多研究范畴当中,协助破除盲目的信仰与迷信。
14、经常情绪压抑的人,接受催眠时有引发强烈的情绪或生理反应的可能性,建议寻求受过专业训练的催眠师协助。
15、已有身心困扰及疾病者,建议寻求受过专业训练的催眠师协助。
为了让大家更加容易了解催眠的不同方面,我根据催眠的方式及状态将其分为:广义催眠与狭义催眠。广义催眠与狭义催眠还是会有些交叠和未尽之处,请不要误以为它们就像切瓜一样,一刀两半干净利落。
广义的催眠是我们在表意识不自知的情况下,已经自我催眠或接受他人的建议。"运用人类视、听、触、味、嗅的五种感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时,激发人类的欲望本能,产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感受!"。由于内在或外在所引发七情六欲的感受,产生的各种情绪以及生理的反应,在自知或不自知情况下的自我催眠,或接受他人给予的暗示都可以算是广义催眠。
狭义催眠是我们在自知的情况下,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催眠或接受他人催眠引导。"运用人类视、听、触、味、嗅的五种感官,将专注力集中,让脑波由主导表意识运作的β波优势,转为由较慢的α波主导的变动意识或更深慢的频率状态,并得到一种身或心放松的目的。"。
其实,一个集中的点、一个意念、一个图相、一个声音、一个感觉、一个动作、一种味道,或者一个事件、一个回忆甚至整个宇宙,都可以引导一个人进入广义催眠或狭义催眠的状态,当事人却不一定自知。
更简单一些的说法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催眠,只是需要运用的时间及方式各不相同,进入的状态和达到的效果也各有不同。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社会、文化、家庭所传达的指令,建构为我们的信念、认知和价值观,影响我们一生的思维及对生活、生命的态度。
催眠的应用可以很广泛,从广义的角度来谈催眠,其实我们每天都活在催眠中。当我们认同了保险业务员所说的话而购买了保险;当我们看电视时融入了电视剧的情境中,随着剧中的情节悲喜哀伤;当我们听政治人物讲述他们的理念时感到慷慨激昂;或者被老板骂导致心情不佳;失恋了,为自己的被遗弃感觉很悲伤;正在做着白日梦……这些因为自己的感受或接受了他人的影响,导致各种情绪的产生,其实都可以称为接受自我催眠或催眠他人的一种。
持咒、读经、禅坐、冥想、观想、气功、瑜伽、画画、跑步,在直线的高速公路上驾驶,在摇晃的公交车上的放松,宗教的祈祷,巫师的吟唱……甚至于专注的呼吸,都可以引导进入与催眠状态相似的恍惚状态。
无论是运用语言做建议或暗示,还是运用非语言的肢体动作来改变生理、心理的状态,这些方法或技术,都可以称为催眠的相关技巧。
催眠可以运用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在销售、开发内在潜能及研发科技产品上;回溯童年及探索前世潜意识意象,更是这几年来广泛运用的催眠技巧。近年来无论在心理学、精神医学,或是在医疗上及催眠麻醉应用等,都有更多的相关研究,这项过去无法用当时科学解释的心理技术,未来势必更灵活多元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学习过催眠的人,多数认为"催眠"这个词并不恰当, 容易让人误以为"催眠等于睡眠"、"催眠仅能帮助睡眠"、"催眠等于让人不清醒"、"催眠等于让人迷惑"。我在一些机构、学校做催眠相关演讲,在讲完了催眠理论的部分后,往往会做个集体催眠体验,让大伙儿实际体会一下进入催眠状态的感觉。这时总会有人趴在桌上,或整个人躺了下来,摆出一副要准备睡个好觉的姿势。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了解催眠的功能,误以为接受催眠引导就是准备要睡觉了。
将催眠运用在帮助入眠上,的确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进行催眠时,有些人也会进入似睡非睡甚至感觉熟睡的状态,但是催眠跟实际的入眠其实并不相同!
运用自我催眠在午间休息片刻,只要短暂的五到十分钟,就能够精神抖擞地恢复精神与体力。
被催眠者往往能够在"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睁开眼睛,回到现在感觉很轻松……"的催眠指令下达后,睁开眼睛,恍如睡了一个长长的好觉,带着舒适的感觉回到当下。这是平常午睡无法达到的效果,想象一下,如果利用午餐后的时间睡个午觉补充体力,只需要花五分钟,就可以精神百倍,您会不会想要试试呢?
这就是催眠神奇的效用之一,可以让多数人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恢复体力,精神充沛。
这样的效果,运用自我催眠及催眠CD都可以轻易地达到。
催眠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催眠的种种神奇而被吸引或产生抗拒情绪时,或对一件事物产生了信任、兴趣或好奇时,或是恋爱或失恋时的感觉,都可以称为催眠,而这些催眠有可能发生在自知却不觉的状态下,这些都是广义的催眠现象。
无论运用人体视、听、触、味、嗅五种感官中的任意一种或整体接受作用,都可以引导人们进入催眠状态。运用语言加上触碰身体的催眠引导,往往速度更快。动物催眠大多是运用触碰引导,但是催眠人多数还是以语言引导为主,所以,只要懂得运用语言的引导,就可以成为催眠高手了。
催眠的运用可以极为简单易做,也可以深奥难解,我建议初学者在进行催眠时,逐渐了解催眠的感受及应用技巧。后续技巧、理论的加强研究与探讨,可以逐步进行或请教专家。
想成为一位专业催眠师,需要学习更多的理论与技巧。毕竟引导一个人进入催眠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进入催眠以后能进一步做些什么,如何快速、有效地帮助被催眠者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部分的催眠技巧是更加困难学习的。
每个人从小的家庭教育及受风俗民情的影响各有不同,学习态度、思维模式与适合的学习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对催眠或催眠状态当然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成为一位专业催眠师需要长期深入研究,并累积经验,才能有所成。
许多人对学习催眠感到害怕,问我学习催眠需要什么条件。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催眠,你每天的每一个想法都已经在进行自我催眠了,人一出生就具备运用催眠的软件程序,只是不知如何善加运用而已。
生命的本身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催眠自助助人,运用所学帮助自己,等有了体会与经验后,再去帮助他人!助人工作可以自助助人,而更为完整、有效的助人工作是助人自助,协助人们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成为一位助人工作者,爱心与耐心是绝对需要具备的,换位思考与包容心更是不可少,好奇心能让一个助人工作者做更多的研究探索。不断学习的上进心,能让这个工作者具备更高的能力与更多的工具。如果以上你都还没有完全拥有,那么只要持续在学习的路上,相信一定能够拥有!
事实上,除了专业助人工作者需要拥有以上各种"心"以外,最重要的是,你对这个方法的信任,以及被催眠者对你的信任之心(如果你做的是自我催眠,那就是自己信任自己),如果你没有办法让被催眠者信任,那么空有多大的本事也都是惘然!
成为一位专业的助人工作者,充满爱心值得信任与具备高超的技巧同样重要,这是我从工作中获得的经验。
学习催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潜意识信息,减少表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从而提升自我,转化性格缺陷。已经学习许多激励课程或心灵成长课程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催眠,来更加灵活地运用先前学习过的理论和技巧。
当你深入探索研究催眠就会发现,有时候因为在催眠状态中实在太舒服了,有些人便会进入深层的无意识状态,就好像舒适地睡着了。有些人感觉催眠就像做了一场梦,醒后不记得梦的内容,却感觉很轻松。也有人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个清晰的梦,梦境中的一切历历在目,让人不得不相信梦境中的真实感受,却又有所疑惑。
催眠可以让愿意接受指令的人跟随指令思考、动作。看起来,那的确像是一种控制,却是经过当事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同意的。催眠可以引发人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就好像在编织一个梦想,然后才能去实现它!
在我多年的研究中,催眠的确可以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应用,如下:
1.催眠可以帮助我们面对童年情结、调整情绪。
2.催眠可以协助我们面对情感,增进人际关系,增强工作动机。
3.催眠可以协助我们学习表达,增强创造力,开发内在潜能。
4.催眠可以协助我们建立未来目标,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完成心愿。
5. 催眠可以引导我们进入潜意识、超意识等内在感官知觉。
7.催眠可以开启潜能,也可以增强接收信息的能力。
10.催眠可以改善多重人格或幻听、幻视、幻觉。
11.催眠可以对潜意识和无意识进行协调沟通,让生命更美好。
13.催眠可以引导人们认识宗教信仰中的部分错误观点,以正向宇宙哲学观协助人们面对生命,不再迷思。
催眠同时具备细微与广阔的魅力,从一个电子到整个宇宙空间。本书第六章中编制了各式情境的催眠引导词稿,从正向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协助大家学习、应用引导式催眠的各项技巧与观点。
只要相信,就可以轻易成为那位"从来没有学过催眠的催眠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有趣又神秘的领域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