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常常用精神病或神经病来骂人,形容人胡言乱语,行为古怪等。其实用神经病骂人是不正确的,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机能发生障碍的疾病,最为人熟知的的神经病就是脑梗死,通俗名称叫"中风”。那么用精神病来骂人是否就正确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不正确的。精神病是指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紊乱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精神病所包括的范畴实际上是很广泛的。另外还有一个热门词汇叫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概念上有很大的重复性。在医学领域并没有心理疾病这一概念,但由于精神病这一名称已经被污名化,所有有时候会把一部分精神疾病叫做心理疾病,但具体哪些精神疾病算作心理疾病并没有权威的界定。
对任何疾病的诊断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精神疾病也不例外,目前国际上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牵头制定的ICD系统(国际疾病分类),包含了几乎所有已知的人类疾病诊断名称和诊断标准,其中就有关于精神疾病的内容,目前使用的是第十版(ICD-10),ICD- 10是1990年5月第4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被认可的,并且从1994年开始在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使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医疗系统在临床诊断上基本都是使用ICD系统。另一套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系统,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DSM第四版,2012年DSM第五版也已经制定,但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DSM系统在学界影响巨大,做精神病学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使用DSM诊断系统。DSM系统和ICD系统在诊断上也有很高的一致性。为了体现中国特色,我国也曾经参照ICD和DSM的标准制定了一套CCMD系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最新的版本是CCMD-3,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内大部分的精神科医生在临床诊断上都是采用CCMD3进行诊断。而随着中国与国外的医学交流越来越密切,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生不再使用CCMD3,而采用ICD系统进行临床诊断。2013年颁布的精神卫生法正式要求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要以国际接受的医疗标准为依据,因此国内的精神病学界开始全面采用ICD系统进行临床诊断,但在科研领域还是使用DSM系统为主。
不论在ICD系统中还是DSM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对精神疾病的分类都包括类似的精神疾病分类。下面以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ICD-10系统为例来看有哪些精神疾病,ICD系统把人类的精神疾病分为十个大类,每一类的名称和编号如下。
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精神病
F40-F48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
F50-F59 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症
F60-F69 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ICD-10的诊断标准涵盖了数百种精神疾病,这些疾病既包括了严重影响人类心智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了为人熟知的抑郁症,还包括了一般人,包括我国很多非精神科医生不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失眠症,早泄,非器质性阴道痉挛等疾病。如果简单的理解,在人类的疾病谱中,除了躯体疾病,其余都可以算精神疾病。日常用来骂人的精神病一词,从内涵上理解应该包括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部分心境(情感)精神病,部分成人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
而崔永元所患的抑郁症就属于心境(情感)精神病这个大类中的一种。按照ICD-10的标准,这个大类包括了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持续性心境(情感)障碍、其它心境(情感)障碍、未特定的心境(情感)障碍10个小类,每个小类中又包含数种具体的精神疾病。至于崔永元的抑郁症具体属于那种类型因为病史资料不详细就不好判断了。
由于精神疾病的病种十分广泛,人类得精神疾病的概率是很大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范围内各类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是四分之一,就是说每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患过精神疾病,我国的发病率统计也高达17.5%。这一系列数据在一些普通民众,甚至很多医生看来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因为这些数字与他们的“常识”明显不符,这也说明我们的“常识”不可靠。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医学教育对于精神疾病的重视不足。由于精神疾病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在中国起步更晚,而且文革期间,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几乎停止。国内的医学教育一直以来都采用生物医学模式,虽然呼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进行教育,但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国内的医学院校中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一直以来都不是主干课程,与其它医学主干课程相比较,精神医学的学习课程是很不足的,在临床实习阶段因为几乎都没有轮转精神科,所有对于精神疾病的了解也很有限。国内大部分的医院也没有开设精神科,大部分医院都是由神经内科医生兼任,神经内科医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精神科的专科培训,对于精神疾病的知识了解也有限。由于大部分的医生对于精神疾病的不了解,对于精神疾病的宣传更加不足。因此社会上普通民众对精神疾病的知识一无所知,很多精神疾病患者长期得不到治疗,或否认有病,或求助于神佛。精神病人,甚至精神科医生都被污名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医学教育的一大败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