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复方降压药
传统复方降压药物: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常药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等,通常由中枢性降压药利血平、可乐定,血管扩张药双肼屈嗪、二肼曲嗪、神经节阻滞剂胍乙啶,利尿剂氢氯噻嗪,小量镇静剂:氯氮卓,珍珠母、野菊花等中药成分组合而成。具体组方如下:北京降压0号: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硫酸双肼屈嗪12.5mg,以及利血平0.1mg;复方降压片:每片含利血平0.032mg,氢氯噻嗪3.lmg,维生素B6l.0mg,泛酸钙1.0mg,三硅酸镁30mg,氯化钾30mg,维生素B61.0mg,双肼屈嗪4.2mg,异丙嗪2.lmg;珍菊降压片:每片含可乐定0.03mg、氢氯噻嗪5mg、芦丁20mg。
这些“拼盘”式的复方国产降压药,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在社区和农村仍在广泛应用,它为我国的高血压防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循征医学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①利血平可能引发抑郁症、消化道出血、心动过缓、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增加自杀、车祸等,已被列为第一批淘汰药物;②可乐定可影响大脑认知功能;③胍乙啶易引发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④ 氢氯噻嗪可导致低血钾、胰岛素抵抗和尿酸增高;⑤双肼屈嗪有增加左室肥厚的风险;⑥珍珠母、野菊花等中药成分仅能改善症状,并无降压作用。
传统复方降压药物中各组成成分(除利尿剂氢氯噻嗪)均非医学会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ACEI、ARB、钙阻剂、B阻剂和利尿剂)。
总之,传统复方降压药物缺乏心脑血管获益方面的循征医学证据,不推荐作为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药物,尤其老年患者应慎用。但是如果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传统复方降压药物仍可应用。
新型复方降压药的特点及优势
新型复方降压药:使用小剂量固定配方的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第一,各种配方从不同角度,不同机制降压,达到相加或协同作用。另外,制成复方后各组分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降低,还有可能组分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拮抗作用,使其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互相抵消。第二,复方制剂的疗效并不等同于各配方的单药一起服用。第三,新的复方制剂在卫生经济学角度也具有优势。虽然这些药物价格较贵,但从长远看,可减少脑卒中、心血管事件、致残的发生率,对于患者个人、保险公司和全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第四,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病人能否规律服药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将固定剂量的两种甚至更多种药物做成1片,能提高病人长期服药的依从性。
我国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为: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推荐以下药物进行组合: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钙拮抗剂和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目前国内常见复方制剂有:ARB/HCTZ:海捷亚(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美嘉素(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安搏诺、依伦平(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复代文(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ACEI/HCTZ: 百普乐(培垛普利2mg+吲达帕胺0.625mg),复方卡托普利片(卡托普利片10mg/氢氯噻嗪6mg),诺释(比索洛尔2.5mg+氢氯噻嗪片6.25mg)。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阿米洛利2.5mg/氢氯噻嗪25m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