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我国卒中(中风)发病已呈“井喷”态势。根据报告公布的统计数字,2012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达到1.82%,估算我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已有1036万人。上个世纪80年代,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平均患病率为0.27%;而最近的筛查结果表明,全国脑卒中患病率从1986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6%。增长速度惊人。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其中包括高血压患者2.66亿、糖尿病患者1.36亿、血脂异常2亿、房颤患者800万人、吸烟人群3.5亿、肥胖者7000万人。这些人群中的绝大部分没有评估过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存在的各项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也未能到位。
中风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因此,必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有病治病,无病先防,才能远离卒中、远离中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