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指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甚至连同乙状结肠在排便时向下移位并脱于肛门外,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引起小儿脱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小儿骶尾弯曲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幼儿发育不全致盆底支持组织软弱;小儿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慢性咳嗽,以及膀胱结石等导致长期腹内压增加。因此,只要积极治疗引起患儿腹内压增加的疾病,加强患儿营养、增强其体质,随着患儿的发育,脱肛有可能自愈。但是,脱肛发生后必须及时将脱出物复位,如果未能及时复位,脱出的直肠黏膜会引起水肿和糜烂,此时宜及时在麻醉下复位,用纱布卷堵住肛门部,再用胶布将两侧臀部绷紧,酌情输液和应用抗生素。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并非所有脱肛患儿都可自愈,有些患儿甚至到青春期都未能自愈,给患儿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给家长带来很多担心。因此,笔者主张对于那些经常性脱肛的患儿,应该积极治疗,不能因为“有可能自愈”而听之任之。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脱肛多因气血未旺,或久泻久痢,以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所致。根据笔者的临床治疗经验,给患儿口服补中益气、固摄升提的中医汤药(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同时作直肠黏膜下或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绝大多数的脱肛患儿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治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