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应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进行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活检取死骨行组织学和微生物学检查。
查体应注意皮肤和软组织是否完整,确定压痛点的定位,检查骨的稳定性,判断肢体神经血管情况。实验室检查一般没有特异性,不能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绝大多数病人ESR和CRP升高,但白细胞升高的病人只占35%。
可以用多种影像手段检查慢性骨髓炎患者;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明确地肯定或者排除骨髓炎。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帮助确诊和术前准备。
从X平线片上可获得确诊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一开始就应该做这项检查。如果有皮质骨破坏和骨膜反应则强烈提示有骨髓炎。断层片在过去是常规检查手段,现在已经不再是了,但是断层片在发现死骨方面很有用。如果有窦道,应做窦道造影,对制定手术方案很有用。
同位素骨扫描对诊断急性骨髓炎很有用,但对慢性骨髓炎用处则不大,因为急性骨髓炎平片一般没有异常表现。骨内血流增加的区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区域在锝99骨扫描上表现为吸收增加,但没有特异性。
但是,该检查有很大的阴性排除作用,虽然也有假阴性的报告。镓扫描在白细胞或细菌聚集区表现为吸收增加。如果镓扫描正常,则可以肯定没有骨髓炎,在术后用镓扫描随诊也很有用。铟111标记白细胞扫描比锝扫描和镓扫描敏感,在鉴别慢性骨髓炎和糖尿病性神经病足方面非常有用。
CT可以清晰显示皮质骨,可以很好地观察周围软组织,对检查死骨尤其有用。MRI检查软组织比CT好,而且显示骨的水肿区效果非常好。慢性骨髓炎在MRI片上可显示界限清晰的高信号区,周围有活跃的病灶(环形征)。窦道和蜂窝织炎在T-2加权像上显示为高信号区。MRI的缺点包括:价格昂贵、金属内植物周围区域不能检查、皮质骨显示不清。
如前所述,诊断骨髓炎的金标准是活检之后做培养和药敏实验。活检不但能确诊,还有助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慢性骨髓炎如不手术一般难以治愈。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包括:死骨切除术、感染和疤痕化的骨质及软组织切除术。手术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活力的、血液循环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消灭感染。要达到这个目的可能需要彻底清创。清创不彻底可能是造成慢性骨髓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彻底清创经常会遗留一个大的死腔,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感染复发和因大块骨缺失而造成不稳定。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骨和软组织缺损重建,并且,要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只有通过X线平片、窦道造影、CT和MRI检查仔细地辨认死骨和脓肿并且精心计划之后,才能着手进行重建手术。镓扫描和碘111标记白细胞扫描亦有很大的作用。在重建过程中,要与从事感染控制工作的医生合作。
实施重建手术需要精于组织覆盖手术的医生的帮助,这类手术包括:皮肤移植、肌肉和肌皮瓣移植,有时还需要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技术。对于术后用多长时间的抗生素仍有争议。传统方法是慢性骨髓炎清创后经静脉给6周抗生素。报告只在术后1周内经静脉给抗生素,之后口服抗生素6周,成功率为9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