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结果是发生脑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包括出血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发作)两大类,其中脑梗死又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对于脑血管疾病仍然是以预防为主,主要手段是控制危险因素加抗栓。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分为两大类,即可以处理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吸烟等,另一类是不可处理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和遗传。已经证明,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治疗糖尿病,戒烟和治疗血脂紊乱(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在存在高危因素的个体可以明确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事件的发生,近年的研究显示,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波力维)对于脑血管事件的预防好于阿司匹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许俊堂
不控制危险因素,不用阿司匹林,单纯依赖每年两次输液或者口服一些无关紧要,没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或者保健品,将这些东西当成救命稻草,其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患脑血管疾病,除了急性期的治疗和康复以外,关键是二级预防,防止病变进展,防止新发病变,防止再发生脑血管事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控制危险因素加抗栓。
应当指出,阿司匹林对于没有危险因素的年轻患者(50岁以下)并无必要使用;存在高血压的病人,如果单纯良性的高血压,病人又较年轻,可以不使用阿司匹林;对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较高血压水平的基础上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待血压控制后应恢复使用阿司匹林。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也必须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必须以循证医学的结论和思维方法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