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凸畸形是由多种不同因素引发颈椎正常生理前凸消失,形成成角或弧形后凸引起的一种症候群。早期无明显不适,逐渐出现头颈前倾、局部疼痛不适,头颈部僵硬活动受限,颈部神经、脊髓及血管压迫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心慌、四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瘫痪。先天性、退变性、创伤性、肿瘤性、感染性等因素均可引起颈椎后凸畸形。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逐渐成为导致颈椎后凸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早期的预防治疗是避免颈椎后凸畸形发生、发展的关键。
1、避免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
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长期需要电脑工作者建议抬高显示器,定时改变头部体位;避免在床上看电视、玩游戏等,不提倡睡高枕,建议采取颈枕法、略保持头部后仰姿势枕小圆枕或专用保健枕休息。
2、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
可做头及双上肢肌肉的放松运动,适当的进行可控制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可行头手对抗较劲运动,注意避免剧烈的甩头运动。
3、颈椎牵引、颈托固定
牵引方式可在医院进行间歇性坐式或平卧式牵引,也可用充气式、肩托式等在家牵引治疗,有条件者可买新型颈椎牵引固定器,如Vista颈托,具有可拆换、可调节、可牵引、开口大、通风透气好等特点。特别强调牵引后除睡觉以外均需颈托固定,一般牵引1~2周,颈托固定1个月。有脊髓损害表现、椎管狭窄的患者禁忌牵引,仅用颈托固定。
4、物理治疗
热疗如热敷、蜡疗、透热疗法等,电疗法如静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超高频电疗法、特高频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磁疗法如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低频磁场疗法、中频电磁场疗法、高频电磁场疗法等,包括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等,另外有超声波治疗等等,根据情况,选择物理治疗措施。
5、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给予非甾体类的抗炎镇痛药物内服和/或外敷,根据情况选择性的给予舒筋活血类的中成药、神经营养等方面的药物口服。选择性的给予神经根、痛点药物注射等。
颈椎后凸畸形是多种因素长时间损害引起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医患之间密切配合,坚持不懈的预防治疗,才有可能纠正畸形、减缓症状、防治进展,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