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佛大学牙学院为个案探索中美口腔医学教育的异同
【摘要】中美口腔医学教育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各自特有的传统和体制,为了更好地对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形式进行探索和改进,现以哈佛大学牙学院为个案将中美口腔医学教育在入学条件、学制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临床实习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美国牙科教育值得广大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为我国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和口腔医学教育全球化提供启示。
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在我国有超过100年的历史,而在美国牙医学教育已有172年历史。笔者2010-201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牙学院访问学习期间对美国牙科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中美口腔医学教育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各自特有的传统和体制,为了更好地对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形式进行探索和改进,现以哈佛大学牙学院为个案将中美口腔医学教育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美国牙科教育值得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为我国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和口腔医学教育全球化提供启示。
1、入学条件的比较
我国口腔医学院的学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统一筛选,招收对象多数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入学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学生不需要单独申请或参加面试。而美国牙学院更像是职业教育,要求申请者具有其他专业大学四年的本科文凭。牙学院的招生采用学生申请,学院面试的途径完成。申请者要求在大学期间学习过相关医学及生物学基础课程,如生物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且需参加专门的牙科入学考试(Dentaladmissiontest,DAT)[1,2],考试成绩将成为重要的录取标准。通过初筛的申请者将被要求参加牙学院组织的面试,面试由医院教授委员会组成专家团进行,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考察[3]。例如,哈佛大学牙学院对面试者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以及科研能力较为看重,其宗旨是培养牙科学界的领袖。美国牙学院的申请比较困难,学生需要通过严格的筛选才能最终得到录取,如哈佛大学牙学院每年招收35~40名学生,但申请者却超过2000人。
2、学制的设置
我国口腔医学院目前常见的学制设置包括3年制专科、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以及8年制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均可考取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证或口腔执业医师证,开始口腔医疗工作。此外本科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攻读口腔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美国的牙学院通常是4年制,前2年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后2年一方面学习牙科专业知识,一方面进行临床实习。4年毕业后可获得D、D、S或D、M、D学位,在考取牙医师执照后可以作为全科医师行医。此外,美国许多牙学院也设置有专科医师培训项目,包括口腔外科、牙周病科、牙髓病科、修复科、正畸科等不同专业,项目通常为2~4年,毕业后可考取专科医师执照,成为具有特定专业特长的专科医师[4]。
3、学习内容的比较
我国口腔医学院的学生由于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入学,没有相关医学和生物学基础,因此在入学后前2年将学习化学、生物学以及基础医学的各门课程,第3~4年学习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最后进入临床实习。我国的口腔专业课学时基本在30%以下,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医学课时之和普遍大于口腔专业课[5]。研究生阶段,学生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包括临床工作,科学研究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哈佛牙学院的学生由于在大学阶段已经选修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课程,在牙学院前2年将学习解剖、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在后2年将学习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参加临床实习。美国口腔专业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60%-75%[3],公共基础与临床医学学时都较低。专科医师阶段的学习与我国口腔医学研究生阶段教育类似,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科研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4、教学模式的比较
4、1课程设置
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具有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特色,即学生每天学习不同的课程,每门学科1周上1~2次理论课,1~2次实验课,平时除了少量作业外,只有半期或期末才进行学科通过性考试,这样的课程编排有利于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充分吸收,并且每天不同学习科目的切换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后学习压力不大,但这种教学模式缺少对学生平时学习效率及效果的管理。而哈佛牙学院的课程设置则与我国有较大差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某一学科,如生理学,学生在2~3个月时间内,每天学习生理学,上午上理论课,下午进行实验室学习,集中学完生理学后进行结业考试,考试后再集中进行下一科目的学习。哈佛的学生每次理论课后老师会布置很多课外作业,包括课外分组讨论,参考书的阅读,并且平均每3d会有1次随堂小测验,每周1次大测验,所有测验的成绩都计入最终科目总成绩。这种教学模式进度很快,学生学习压力大,平时学习任务繁重。
4、2PBL及CBL教学
哈佛大学牙学院的教学模式以PBL(基于问题的教学,和CBL(基于实例的教学为特色。这两种教学模式是以临床实际问题或实际病例入手,结合临床和实际应用,以启示性教学为方法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哈佛牙学院的学生有大量的课时专门进行PBL和CBL教学,学生被分为6~8人的小组,就一个问题或病例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老师将针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情况进行评分,最终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而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仍广泛使用填鸭式知识灌输型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目前国内许多口腔医学院校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模块式教学、PBL和CBL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理论以及实验课的教学,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激发,但PBL和CBL课程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中的比例仍然较低。
4、3教科书的使用
我国口腔医学院使用的教科书多数为全国统一编排,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学大纲的编排以及教师上课的内容也以教科书为基准,但由于教材更新较慢,时效性差,使得教学难以走在学科的前沿;相比之下,美国各大牙学院基本没有统一的教材,而且学校推荐使用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参考阅读材料,例如哈佛大学牙学院教师上课前会发给学生大量打印的讲义,讲授内容以讲义为准,教科书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因此哈佛牙学院的学生课外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包括教科书和其它参考书籍的阅读,此外,教师也会将最新学术进展加入讲义,保证了所传授知识的时效性[8]。
4、4考试题目
哈佛大学牙学院的考试题目也与我国口腔医学院不同,我国口腔医学院的考试题多为理论总结性的试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具体理论点的掌握;而哈佛大学牙学院的考试题目以病例为主,学生针对具体病例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由阐述和分析,老师根据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课外阅读的丰富程度。
通过比较哈佛大学牙学院以及我国口腔医学院在教学模式上各自的优势,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加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适当加大学习压力和竞争,改进考察评价体系并全力推广PBL和CBL教学模式将是我国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5、临床实习的比较
我国口腔医学生在本科学习的最后1年将进入临床实习,通常为各科室的轮转,在各科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操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病源充足,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大量病人,有较多的动手机会,但也正是由于学生数量大,临床工作的繁忙,带教教师无法做到一对一手把手的临床指导,再加上部分患者对实习同学的不信任,学生通常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病例,关键治疗步骤还是需要带教老师自己来完成[9]。而在哈佛牙学院,实习学生在专门的教学诊室工作,学校对挂教学号的患者进行特别的价格优惠。由于病人数量少,每个学生在实习阶段诊治的病人数量有限,并且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的同时,也在学习口腔的专业知识,处于边学习边实践的阶段,因此通常一个患者要经历数次复诊,历时好几个月才能完成治疗,而且带教老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代替学生进行临床操作,因此虽然见到的病例较少,但学生从每个病例都可以系统地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病例严格按照诊疗标准进行操作。
以此为鉴,在今后的临床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的指导和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对学生的临床实习不仅要求完成病例的数量,更要保证完成病例的质量,定期安排临床病例讨论,让学生从每一个病例都学到最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
6、毕业要求及医师执照的获取
我国口腔医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所有相关课程的测试,并在临床实习中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经考核合格后即可毕业。毕业工作一定年限后,即可报名参加口腔助理执业医师或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操作考试,笔试着重考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口腔医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操作考试考察考生的口腔临床操作能力。同时通过笔试和操作考试即可获得临床执业资格[10]。美国牙学院学生的毕业要求与我们类似,也需要通过所有专业考试,修完要求的学分,并且完成规定的病例数量才能顺利毕业。而美国的牙科医师执照考试也分为笔试和操作考试。笔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分两部分,学生在二年级修完后即可参加第一部分笔试,考察基础医学知识;在4年级时可参加第二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口腔专业知识。操作考试通常在第4年毕业前进行。所有考试均通过后即可申请牙医执照,毕业后即可行医。经过专科医师学习后还可申请专科医师执照。
7、结论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其牙科教育也属世界一流,全美许多牙学院的院长都从哈佛牙学院毕业。本文以哈佛大学牙学院为例,对中美口腔医学教育进行比较,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通过对比,取长补短,有望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临床实习等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为我国口腔医学的全球化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