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痉挛是当病变损害到皮质、基底节、脑干部及其下行运动径路的任何部位,出现的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其中脑血管病引起的痉挛,相当于中医中风肢体痉挛症,中风后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痉挛,并伴肢体疼痛、麻木、僵硬、关节挛缩畸形,进而影响肢体功能活动。有报道表明中风病的致残率可高达86.5%,而有约65%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活动和生存质量。笔者自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临床采用针刺拮抗肌群腧穴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中风偏瘫伴有痉挛患者,采用单盲法依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拮抗肌组30例(治疗组)和针刺主动肌组30例(对照组),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选择标准:
根据 2004 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而拟定。
2.1 脑梗死诊断标准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 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3)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4)影像学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或磁共振成像提示相应病变。
2.2 脑出血诊断标准
(1)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
(2)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3)血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等
(4)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提示相应病变。
2.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
(2)病程为中风发病恢复期即发病后15天至6个月;
(3)偏瘫肢体的肌张力亢进,腱反射亢进,甚至关节阵挛,即属于 Brunnstrom II、III、IV 阶段;(4)35岁≤年龄≤75 岁;
(5)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4 排除标准
(1)神志不清者或者语言理解障碍,不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意见者;
(2)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超过半球2/3体积者);
(3)脑外伤、脑肿瘤及脑炎并发脑梗塞患者;
(4)伴有发热、严重糖尿病患者;心、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即ALT>正常值的1.5倍,Cr>正常值的上限)
(5)患有类风湿、痛风、截肢、先天性残疾等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者
(6)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7)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因病情变化运用影响临床观察的药物,或因其他原因中断临床观察的患者。
二、治疗方法
1、取穴:
1.1针刺拮抗肌群组:取穴:上肢屈肌痉挛,针刺肩s、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伸肌痉挛,针刺委中、血海、三阴交、照海、太溪穴。针刺深度:以到达肌肉层为度,不可过深至骨,亦不要太浅至皮下。
1.2针刺主动肌群组:针刺主动肌组
上肢:极泉、尺泽、尺泽、内关;下肢:伏兔、阳陵泉、解溪、申脉。针刺深度:以到达肌肉层为度,不可过深至骨,亦不要太浅至皮下。
2、操作方法:
以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根据穴位不同,应用不同型号的平针。针刺得气后,
两组均采用强刺激针法:捻转角度大于180度,提插深度大于12.5px,两组每日1次,每6d休息1d,3周为1个疗程。
三、疗效标准及治疗效果
1、评定方法(所有评定由同一人进行):
1.1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
四、讨论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早已有之,认为痉挛状态其病位在脑,涉及肝脏、经筋,经脉不通,气血运行失调,经脉失养,主“束骨而利关节”功能失调,经脉挛缩是造成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医认为痉挛的发生与肝脏、经筋关系密切,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为其病机;本病主要涉及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阴、阳跷脉及手三阴经筋、足三阳经筋。《难经・二十九难》载:“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从阴阳学说来看,拘急收缩属阴,舒缓伸张属阳,阴有余而阳不足则见拘急不舒。《景岳全书》中云:“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在治疗方面,强调疏通经络,恢复气血运行,缓筋解急在治疗痉挛中的重要性。如《灵枢・官针》则曰:“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治筋痹也。”“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伤寒论》曰:“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痉挛是对肢体被动运动的一种抵抗,是由于上、下行传导通路和节端的抑制减少使肌肉对牵张反射的活化增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造成的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比较常见。一定的肌张力是维持体位和肢体运动必须的。但过高的肌张力则影响肢体的运动。同时由于痉挛常使患者感觉疼痛、关节活动减少、影响行走和保持姿势的能力、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从而严重干扰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效果,因此,寻求改善痉挛的有效措施就显得愈加重要。痉挛期优势肌群(主动肌群)的张力已经出现并逐渐增大以致亢进,发展成为痉挛,但非优势肌群(拮抗肌群)的张力仍然很弱,甚至缺如。因此如何兴奋拮抗肌群,提高拮抗肌群的α运动神经元与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抑制主动肌的张力,降低主动肌群的α运动神经元与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是治疗本病的重点。
神经生理学认为,以毫针深刺偏瘫侧抗痉挛肌肉(拮抗肌)肌腹部穴位,通过本体感觉神经启动牵张反射引起相应的拮抗肌收缩,痉挛侧亢进的肌张力降低,达到抑制痉挛的目的。故我们的针刺选穴都分布在下肢屈肌肌群上,通过刺激拮抗肌群上的腧穴从而抑制下肢伸肌肌群张力的增高,缓解痉挛。帮助患者尽快度过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有关资料表明,任何疼痛刺激都可以引起屈肌、伸肌的回缩反应,表现出屈肌、伸肌的痉挛。尤其在反射活跃、痉挛较高的状态下,刺激远端部位的某些腧穴无疑将加重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如足三里、三阴交、解溪等穴可使足内翻和趾屈痉挛,针刺曲池可使肘屈和腕屈痉挛。另一方面远端取穴也不符合人类神经发育学规律。本研究表明针刺拮抗肌可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拮抗肌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降低致残率,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向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