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句俗语:"富人吃药,穷人洗脚",足浴保健在今天更是蔚然成风。虽然中华文明史已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但这一中华传统保健术之精华并未因此而被人们遗弃,相反它不但被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足浴起源于远古时代,是药浴的组成部分,它的运用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一样,源远流长,足浴又称泡脚,将双足浸泡在温度适当的药液中,这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内病外治的范畴。足部共存着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对应的六十二个反射区,分布着众多的人体穴位,因此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双足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功能。
时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的疲劳感增强,足疗成为调整身体状态、缓解生活压力的一种较理想的方式。中医认为。“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鼻、耳、乳是人体各方面的根本,而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原,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人之有脚,犹如树有根”,“人老脚先衰,树老根先竭。”所以全身的疾病可以影响到脚,同样脚的病变也会影响到全身,并引发相应的疾病。
冬天到来,手脚寒冷,用瑶药烫脚会感到全身舒服,此法医学上谓之“脚浴”。脚部受寒能反射地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胃寒疼痛、冻疮、静脉炎等。只要坚持每天瑶药泡脚并用手指按摩一定穴位,则可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若持之以恒,可望益寿延年。
足浴的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脚离心脏最远,又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的部分,加之足部又缺少皮脂腺,而汗腺分泌相对较多,容易消耗热量,保暖功能差,故有“寒从脚上来,病从脚上起”之说法,通过足浴时药力的作用,可促使血管扩张,正如中医所讲”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的各组织器官,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份,进而促进新陈代谢,达到保健的作用因此足浴疗法时心血管病,关节酸痛,肠胃不适等疾病得有显著疗效。
2、增强汗腺及皮脂腺排泄功能。
祛寒除湿,活血通络,缓解肌肉痉挛。 人体由于感受风、寒、湿三种邪气,并滞留于体内,可造成经闭塞,气血瘀滞,双足在药力作用下,使全身毛孔扩张,皮脂腺等排泄功能增强,多种有害物质随汗液排泄体外,气血通畅,淤者得疏,滞者得行,从而起到舒筋活血,祛寒除湿,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足浴疗法对伤风感冒,汗腺代谢异常等均有较好疗效,同时对跌打损伤引起的痛性痉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僵硬,小腿腓肠肌痉挛、踝关节扭伤引起的痉挛疼痛、痛经、胃平滑肌痉挛所致的寒性胃痛等均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3、增强内脏功能
足浴时药力对足部反射区和经络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刺激,从而达到调节和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
4、增强免疫功能
双足是在药力作用下,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同时,也相应的改善淋巴液的循环,淋巴循环的加快,可使淋巴细胞不断产生抗体,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因此,足浴疗法对反复感冒等多种免疫能力低下的疾病有效。
5、调节血压,调节血液黏稠度
双足在药力作用下,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大小循环畅通,改善小静脉回流功能,从而取得降压效果,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动朝正常状态转化,因为流动的液体都遵循”得热则溶,遇寒则凝“的自然规律。
6、改善睡眠
每晚睡前足浴可使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并可借助皮肤感受而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使头部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使人容易入眠,所以对失眠症导致神经衰弱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7、促进新陈代谢
双足在药力的作用下,使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促使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调节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水和盐的代谢平衡,从而改善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健康。
8、解除紧张和忧虑
一个人感到烦躁不安,情绪忧郁时,若采用足浴疗法,头脑就会清醒,情绪平静,解除紧张和忧虑。
9、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由于足浴疗法可以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放松全身肌肉,消除体内疲劳物质,恢复体力。
足浴时要注意:
1、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既防止水温过灼伤皮肤,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同时凉水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2、足浴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足浴时间内水温要保持,尤其进行足浴治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3、足药浴时,如给予足部以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有条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进行足浴,效果更佳。
4、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5、足药浴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6、足药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药治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7、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冷水洗足,使足部血管收缩,血流充分流向头部,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
8、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
温馨提示: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就不适合足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