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对象
诊断为吞咽障碍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依据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2009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吞咽障碍(dysphagia,deglutition dlsorders,swallowing disorders)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吞咽障碍尚无准确定义,一般应符合下列标准:
①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过程中出现问题;
②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不灵而未能正常吞咽,引起营养不良;
③食物误人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误吸性肺炎。
(三)排除标准:
1、食物不能入口(Feeding disorder是指不能将食物摄入口内)
2、胃排空异常(胃的出口堵塞,食物不能从胃进入小肠)。
(四)评定方法
1、 摄食前的一般评价
(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2)全身状态:注意有无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摄食。
(3)意识水平:用Glasgow Coma Scale 等来评价意识状态,确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可进行清醒进食,是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4)高级脑功能:观察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及智力水平有无问题。
2、吞咽功能评价
(1)口腔功能:仔细观察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牙齿状态、口腔卫生、构音、发声(开鼻声:软腭麻痹;湿性嘶哑:声带上部有唾液等残留)、口腔内知觉、味觉、随意性咳嗽等。
(2)吞咽功能:在床边可进行的测试有以下两种:
①“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被检查者采取坐位,卧床时采取放松体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
②“饮水试验”:让患者喝下一茶匙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0 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
I.可一口喝完,无噎呛;
II.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
III.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
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
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3、吞咽过程评价
(1)先行期:意识状态、有无高级脑功能障碍影响、食欲。
(2)准备相:开口、闭唇、摄食、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前后、上下、左右)、下颌(上下、旋转)、咀嚼运动、进食方式变化。
(3)口腔相:吞送(量、方式、所需时间)、口腔内残留。
(4)咽部相:喉部运动、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
(5)食管相: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
4、 辅助性检查
为正确评价吞咽功能,了解是否有误咽可能及误咽发生的时期,可采用录象吞咽造影、内窥镜、超声波、吞咽压检查等手段。其中录象吞咽造影法是目前最可信的误咽评价检查方法。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