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1、定义
针对事物基础概念尚未形成的患儿,诱导其注意并注视外界事物
及人的存在,进行主动交往乃至对事物能够进行功能性操作的训练方法。
2、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证: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对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障碍的儿童。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各类实物、图片、计算机辅助系统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注意力的训练:在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中,给予足够的感官刺激,鼓励和引导儿童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如用能发出声音的微型玩具车等引起儿童的注视,然后训练其对活动事物的持续注意力。
(2)对事物持续记忆的训练:事物恒存的概念,如将儿童正在玩的玩具放在毛巾下或箱子中让其寻找。
(3)促进视线接触的游戏:如举高、团团转、逗笑等,通过游戏增加儿童与他人的视线接触。
(4)事物的操作:从触摸、抓握等单一的操作发展到敲、拿出等复杂的操作,可利用各种玩具,如搭积木、投环、击鼓等。
5、注意事项
(1)训练场所:基本同评定时的要求。
(2)训练频率:根据儿童的语言发育阶段水平和训练计划、训练场所的状况决定。一般来说,训练次数多、时间长、项目少的训练效果大。时间一般安排上午,每次以30至
45分钟为宜,每次课题设定以2~3个为宜。
(3)训练选材:应丰富多样,颜色鲜艳,趣味性强,有助于儿童的配合。
(4)训练中要对儿童正确的反应予以鼓励强化,避免直接否定儿童的错误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