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瘫患儿来说,足内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畸形症状,患儿步行时足部触地部位主要是足向前外侧缘,第5跖骨基底承重部位疼痛,导致距小腿关节不稳,进而影响全身平衡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屈障碍,引起胫骨前向移动受限,从而导致促使支撑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偿胫骨前移不足,由于膝关节过伸,足蹬离力降低。髋关节代偿屈曲,患肢摆动相地面廓清楚能力降低。
概而言之,出现足内翻对患儿的行走及站立功能影响极大,而且畸形的进展较快,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而治疗手段有两大类:一是康复训练;二是外科手术。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
一、康复训练:
针对足内翻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分成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两种,即前者以患儿自身为主体进行,而后者是由家长或康复师担任训练的主导者。
1、主动运动:若患儿具有步行能力,治疗者可让其在呈凹面的两条三角形长木板行走,可使患儿的足内翻得到纠正;治疗者控制患儿呈蹲位,玩玩具,治疗者将其双足固定于外展、外旋位,患儿的体重会抑制足内翻。
2、被动运动:患儿取仰卧位,治疗者将患儿的下肢外展、外旋后,托住患儿足底部向前、向外牵拉距小腿关节周围肌肉,并反复活动距小腿关节,扩大距小腿关节活动范围,最大阻力的方向即为牵拉的方向。牵拉过程中不可过度用力,防止肌腱的拉伤。
二、外科手术:
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我们还应配合外科手术(包括FSPR术及矫形手术)。FSPR术应选择在腰椎部达到解决下肢痉挛的目的,同时降低患儿过高的肌张力,
为运动功能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此手术之后还可以根据患儿足内翻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矫形手术(胫骨后肌腱延长术、胫骨后肌腱转位前置术、胫骨前肌腱劈开外转位术等)。
1、胫骨后肌腱延长术:胫骨后肌腱延长术最常采用Z成形术,在内踝后纵向切口,显露胫骨后,将前足用力背伸、外翻位,拉紧胫骨后肌腱,将胫骨后肌腱做Z形延长,手术中即可明显见到足内翻畸形获得矫正。也可采用在肌腱肌腹交界处只切断肌腱部分滑动延长术。由于内翻足大部分合并马蹄足畸形,因此用这一个切口,可以同时实施跟腱延长术。
2、胫骨后肌腱转位前置术:临床证明此手术对矫正痉挛性足内翻畸形疗效确切。因为它能使胫骨后肌腱协助背屈,并且去除了动力性足内翻肌力和足跖屈肌力。作者应用此手术治疗70多例脑瘫患者,90%以上的病例获得优良效果。但必须与其他矫形手术合用。合并足的骨性畸形者,必须在矫正骨性畸形的基础上合用胫骨后肌前外置,肌腱的止点应同定在第三腓骨肌止点的部位,若肌腱不够长度,可用腓骨短肌腱的远端续接。儿童患者若足内翻轻,为防止肌移位后形成足外翻畸形,可将胫骨后肌腱劈开一半穿胫腓骨间膜后,与腓骨短肌腱远端缝合。
3、胫骨前肌腱劈开外转位术:适应于胫骨前肌活动或张力过度引起的足内翻畸形。我们应用此手术方法较多,发现对临床上胫骨前肌腱功台邑活跃、在步态摆动相有内翻的病例是适宜的。如果马蹄足同时存在,跟腱延长和胫骨后肌腱延长是必要的。我们认为,温和的腓肠肌退缩手术可以使踝关节获得平衡,从而使胫骨前肌成为单纯的踝关节背屈肌。
另外,若患儿的躅长屈肌或趾长屈肌腱明显痉挛可将其肌腱延长,曾经有人用母长屈肌腱和趾总屈肌腱足背转移来治疗痉挛性马蹄内翻,效果良好。总之,通过这些术式可以达到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站立姿势及改善步态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术后仍然要强调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恢复患儿尽快恢复足部的正常姿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