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工作、生活模式的改变,特别是使用电脑工作和娱乐,人们伏案工作的时间延长以及空调冷气机的普及,使人们颈后部肌群疲劳、受寒、受损的机会增加,从而是颈椎病发病率提高,发病人群年轻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在继承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基础上,对于颈椎病的“病前、病中、病后”,所采取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措施。
1、未病先防
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
25-30岁的青年人:其表现主要由于坐姿的不良及空调冷气的使用等,导致脊椎的急性可逆性改变。干预上以宣传教育、生活习惯的改变,功能锻炼为主,防患于未然。
30-50岁的中年人:其表现在诱因的作用下已发展到相对稳固的状态。干预上要根据已经发生的脊椎的曲度的改变,劳损的情况,及所出现的症状。在加强教育及生活习惯改变、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理疗等干预手段,以缓解症状,改善血供,提高其自身的机能,救病于萌芽状态。
对于各种干预手段,从实际情况考虑,主张以功能锻炼为主。
2、已病防变
即颈椎病治疗内容。根据发病的年龄、病情的轻重,将颈椎病分为急性期、康复期、缓解期,以明确此类疾病治疗过程的阶段性,各种治疗手段综合、合理应用,强调在三个阶段先后以颈椎制动、被动调整、主动锻炼为治疗重心,并制定出颈椎病分期综合诊疗方案。
3、瘥后防复
由于脊椎疾患是一类反复发作的疾患,预防脊椎疾患的复发事在必行。而“瘥后防复”最主要且符合实际的措施即为宣传教育与功能锻炼。
同时,在宣传及检后咨询中提供用于锻炼的运动处方,提供生活、起居调摄的常识。或到医院接受保健推拿等预防的措施。
4、干预手段:包括针灸、推拿、导引、S-E-T、理疗、牵引、中药、食疗、健康教育等。
③导引:有五禽戏、少林内功、易筋经等。
④S-E-T悬吊训练:应用S-E-T的神经肌肉反馈重建技术来提高颈椎的功能及稳定性。
⑤理疗:。
⑥中药:由于达州气候潮湿,寒湿之邪客于经脉易致劳损耗气。故药用益气化湿之品,
综上所述,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愈后防复的理念。对提高广大群众的颈椎健康及生活质量必将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