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叔叔花了1个星期,熬了多天的夜,做了一期关于屎尿屁的话题!当然,谌叔叔要谈的屎尿屁和郭德纲、王晶等人谈的屎尿屁有本质差别。
屎、尿、屁乃人之常情,检验科称为人的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有非同一般的医学意义。
屎
屎,文雅的叫法叫大便。
人吃五谷杂粮,消化后的食物残渣部分从肛门排出,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便。
小儿的食谱与成人有显著差异,所以小儿的大便性状与成人是有区别的。
★新生儿或小婴儿正常大便:金黄色大便,不成形,水与便混合,含少许像辣椒籽一样的脂肪颗粒。每天3-5次或者可以在性状正常的情况下数天1次,基本无臭味,排便无困难。
添加辅食后的婴儿正常大便:颜色跟添加辅食颜色有关,可以是黄色、褐色、绿色的成形润、软便,每天1-2次,或者性状正常下数天1次,有臭味,但不腥,不酸,排便无困难。
大便性状或次数的改变,意味着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疾病。
★便秘:大便较正常大便干硬,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为便秘,其原因有:母乳量少,配方奶太浓,碳水化合物、水摄入不足,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的辅食添加太少;活动量不够;发热性疾病,维生素D过量,钙过量,铅超标;先天性巨结肠、消化道畸形等。
便秘解决方案:小婴儿纯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用米汤冲奶粉,并增加水的量;两次配方奶之间增加2-3勺果汁或绿叶菜汤,一日增加2-3次;大婴儿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辅食如胡萝卜泥、苹果泥、香蕉泥;便秘并超过3日未解大便需使用石蜡油灌肠协助排便;突然出现不排便并伴腹胀、呕吐、哭闹及精神明显下降要注意肠梗阻,凡疑疾病原因的便秘及时就医。
★腹泻:大便性状明显较平常变稀或有粘液、脓血、异常臭味,次数增多或不增多,有或没有排便困难。也就是说只要大便性状较正常变稀或大便中含异常物质,都可称作腹泻。
☆生理性腹泻:3-6月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变稀,但除此之外无生长发育停止,无食欲下降,无烦躁哭闹,无体重下降,无发热、呕吐等一切异常症状,常为生理性腹泻,不需要治疗,添加辅食后逐渐恢复正常。
☆病理性腹泻:饮食结构不合理、胃肠功能紊乱、感染或肠道疾病及其他全身疾病所导致的腹泻均对宝宝造成不利影响。常见的腹泻其大便特点常可提供疾病线索。
☆母乳喂养宝宝大便中脂肪颗粒增多常提示母亲摄入脂肪增多,母亲减少饮食中的油腻后可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粪质少,粘液多,呈绿色,可能为奶量不足导致的饥饿性腹泻,适当增加奶量可恢复;
☆解水样大便或蛋花样大便并伴随呕吐,发热、精神、饮食下降要考虑病毒性胃肠炎,须到医院检查大便确诊并治疗;
☆解粘液带脓血的大便伴发热、精神下降甚至抽搐要怀疑细菌性肠炎、痢疾,须到医院确诊、治疗。
☆口里见鹅口疮并解豆腐渣样大便并迁延不愈要考虑真菌性肠炎,须到医院确诊、治疗。
小儿大便性状的改变不一定都是由于消化道问题。呼吸道感染,贫血,维生素缺乏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大便改变,需要综合分析及检验明确。
父母们掌握常见的,不需要到医院处理的几点就够了。
尿
尿,庄重的叫法叫小便。
人喝水,吃五谷杂粮,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固体的部分从肛门排出,为大便,液体部分从尿道排出,就是小便。尿由肾脏生成,经输尿管,膀胱排出的含有大量代谢终产物的液体。其成分:水占96%-97%,其他为尿素,尿酸,肌酐,氨等非蛋白氮化合物、硫酸盐等。简而言之,尿是人体这个大工厂产生的废水。虽为废水,但是尿的各种指标改变,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线索。
评估婴幼儿尿是否正常有几个重要参数指标:色、量、味、尿感、比重及生化成分。
★色:
正常色----婴幼儿正常尿色为:淡黄色,透明。
异常色:
☆尿色变淡如水:尿液无一丝黄色,清淡如纯净水,常见于饮水过量后的稀释尿,如果同时合并尿量过多(超过每天4000ml),要注意尿崩症。
☆尿色过黄:饮水不足尿被浓缩;中医说的上火;吃下过多含黄色色素的药物或食物(维生素B2,黄色糖衣的药片,老南瓜、胡萝卜)
☆红色尿:
假性血尿:就是虽为红色尿,但尿中无血,见于吃下过多含红色色素的药物、糖果(红色糖衣药片,如氨基比林、苯妥黄钠、利福平、酚红等;含红色人工色素的糖果);新生儿假性血尿(生后2-5天的新生儿可见排尿时哭闹并见尿液染红尿片的现象,这与白细胞裂解及尿酸盐排泄增多及尿量减少有关,不是真血尿,1周内可消失)
真性血尿:这就是真的尿中含红细胞了,局部病变的有尿路感染(细菌、结核),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统外伤。全身性疾病:所有引起人凝血功能紊乱的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毒鼠强、有机砷类中毒。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C缺乏等。
☆尿色如酱油: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例如血型不合的溶血,蚕豆病,输血溶血等。
☆尿色棕如浓茶:梗阻性黄疸。
☆尿色如米汤:脓性尿,严重尿路感染,尿中含大量脓细胞时可见。米汤样尿,成人尿如米汤首先考虑丝虫病导致的乳糜尿
但是小儿在发热或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出现米汤样尿多为体内与体外温差大,尿中溶解的晶体物质在体外遇冷后结晶析出致尿慢慢变浑浊,看起来像米汤,无多大问题。
★量:
婴幼儿的尿量随吃奶、喝水的多少密切相关,摄入多则排尿多,摄入少则排尿少。在正常范围均可。
☆新生儿生后48小时正常尿量一般每小时为1-3毫升/公斤,每小时<1.0毫升/公斤为少尿,每小时<0.5毫升/公斤为无尿。
☆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400-500毫升
☆幼儿为500-600毫升
☆学龄前儿童为600-800毫升
☆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
当学龄儿童每日排尿量少于400毫升,学龄前儿童少于300毫升,婴幼儿少于200毫升,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30-50毫升为无尿。
☆排尿次数:生后前1周,新生儿每天排尿可以少到4~5次,一周后随着小儿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排尿次数突然增至每天20~25次;到一岁时每天15、16次。在正常训练下一岁半时可养成控制排尿习惯,排尿间隔逐渐延长,学龄前和学龄期每天6、7次。
★味
尿的正常的味道为咸腥味,放置后由于尿中尿素被细菌分解,散发出刺鼻的氨臭味。
☆新鲜尿液即有氨臭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鼠尿味:人的尿液出现鼠尿的骚臭味,强烈提示苯丙酮尿症。
☆腐败恶臭味:绝大多数为尿道细菌感染的信号。
☆烂苹果味:有糖尿病的病人出现尿有烂苹果味,要注意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危重的信号。
☆焦糖味,可能提示患十分罕见的遗传病,“槭糖尿病”。
★尿感
正常的排尿感觉:膀胱足够充盈后有尿意,自己能控制,顺畅排出(当然婴幼儿除外)
☆尿急:一般是指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尿频:
生理性尿频:饮水增多、天气寒冷或者精神紧张,又没有其他症状出现排尿次数频繁。
病理性尿频:除了生理性尿频出现的排尿次数频繁,
☆尿痛:就是指排尿时感到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婴幼儿表现为一排尿就哭闹。
☆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叫膀胱刺激征,常提示尿道感染。
★尿比重
正常尿比重1.015-1.025。
☆增高:见于脱水,糖尿病,急性肾炎等。
☆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
★生化成分
☆白细胞异常:尿常规白细胞如果出现大量+,提示有泌尿系感染;
☆红细胞异常:正常人尿中没有红细胞(或偶见),如果尿常规出现红细胞,并超过3个+,提示有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肾炎等。
☆尿蛋白异常:尿蛋白增加常是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标志,严重尿路感染、剧烈运动也会出现尿蛋白。
屁
屁的文雅的叫法的下行之气,但谌叔叔今天不讲屁的文化和礼仪,只从专业的角度上说说屁的医学意义。
我们吃下的食物,大多数被消化利用了,有部分却未被自身消化系统分解如纤维素和糖类,这些东西成为了我们肠道里正常菌群(主要是大肠杆菌)的食物。大肠菌将这些物质分解,并产生气体,积少成多,随着肠道的蠕动,最终从肛门排出,就是屁。准确点说,屁不关我的事,那是大肠杆菌“放”的。
正常屁的成分是:约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气,不足1%氨和粪臭素等微量成分,正是这1%的微量成分让屁有不愉快的味道。
但是,放屁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有点味道没有关系,不放屁那才是真有问题。
屁的量、味道及动力学特征改变都可反映出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线索。
★量:
☆正常人每天放屁大约5-15次,释放大约500毫升左右。
☆屁量过多:
新生儿哭闹,吃奶时吞入过多空气会出现腹部膨隆及屁量过多,需要正确喂养姿势几喂奶后拍背护理减少吞入空气。
婴幼儿辅食结构不合理,过多添加粉类食物如甜食、红薯、土豆,面食等屁量也会增多,需要增加蛋白质、蔬菜类食物,使饮食以达到平衡。
☆屁量过少:没有放屁或屁量突然减少,新生儿不放屁,需要检查是否有无先天性无肛症或肛门发育不全;婴幼儿突然不放屁且伴随腹胀,哭闹、呕吐,要注意排出肠梗阻,肠套叠;大人没有屁放,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要排出肛门直肠是否有炎症、肿瘤、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等。
★味
☆屁有恶臭味:屁有恶臭味如同臭鸡蛋一样臭不可闻,考虑辅食中含过多蛋白质类食物,使肠道发生了食物滞留。滞留的蛋白质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后,产生了胺类,胺就具有这种恶臭味。解决的办法是减少食量,特别是减少含蛋白质类食物的量。
☆屁有酸臭味:消化不良和胃肠动力不足会出现屁带酸臭味,需要少吃、多餐的喂养方式及补充消化酶或促进胃肠动力治疗。
☆屁有腥臭味:消化道出血、出血性小肠炎,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会出现屁腥臭难当。
★动力
☆屁响不臭,当辅食淀粉含量较高(如薯类),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时屁量明显增多,压力大。因为无味道的二氧化碳的比例明显高于有味道的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屁响而不臭。
☆屁臭不响:当辅食蛋白质含量过高(如肉、蛋、奶、豆腐类),大便溏稀,屁少且气压不大,屁中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升高,此时屁不响有明显的臭味。
☆屁如喷气:当患先天性巨结肠时,用棉签刺激肛门,会诱发喷气式排气。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及体内正常菌群的稳定,有助于人维持正常放屁,而且放健康的好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