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症状不明显的、 不断发展的全身骨骼系统疾病。它有二个特点:骨密度减低和骨脆性增加;一个严重后果:易发生骨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一亿。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中国内地总患病率为12.4%,老年人中患病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其中骨折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导致脊柱、四肢等部位的骨折。年龄越大,骨折的风险性越高,该病所引起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五十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的发病率达到15%,八十岁以上达到31%。
当前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不是骨质疏松本身,而是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患者的治疗意识淡薄、误区多。调查发现,骨质疏松发病率是就诊率的900倍,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得到治疗,超过半数的人选择用补钙来治疗。不规范的治疗问题让广大“骨松”患者的骨头越治越“松”
骨密度仪是用于测量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监测锻炼或治疗效果及预测骨折风险的设备。双能X 线骨密度仪还可分析全身或局部的肌肉脂肪的成分,是肥胖、整形外科、运动医学以及内分泌和心血管疾病评估的重要工具。
骨密度(BMD)是最有效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骨折风险与骨密度呈几何级数关系。股骨的几何学测量、现存的骨折、体重、身高因素变化等等,都与骨折风险有关。治疗后的骨密度(BMD)的变化可以用骨密度仪来监测。一般选用正位脊柱和(或)双侧股骨,当病人的脊柱有明显的增生或变形时,双侧股骨扫描更有意义。据报道,双股骨扫描的精确度可达到0.6% ,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进行骨折风险预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骨密度测量的精确度(可重复性)对监测骨密度(BMD)的变化是头等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