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思考过人为什么要在晚上睡觉呢?当夜晚降临的时候,是什么让我们维持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睡眠―觉醒”的生活规律呢?原来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分泌和释放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叫“褪黑素”。夜晚降临时褪黑素的分泌开始增多,到午夜时达到顶峰。由于褪黑素发挥的促进睡眠作用,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想。曙光渐露,黎明到来,褪黑素的分泌减少,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它的分泌与光线的强弱有关,在黑暗中褪黑素的分泌量要大大多于在光亮中,所以它与调节人的睡眠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在黑暗中比较容易入睡。
我们基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那就是你很少听到小孩子说睡不着,而常常听到老人抱怨睡不着、早醒,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因为控制我们睡眠的褪黑素的合成与年龄有关。一般在刚出生的婴儿体内只能检出很少量的褪黑素,直到3月龄时分泌量才增加,并呈现较明显的昼夜节律现象。幼儿的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到老年时分泌量逐渐减少,分泌峰值消失。所以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褪黑素的昼夜波动呈现24小时节律变化,受昼夜明暗周期影响、光线由视网膜经颈上交感神经节和视交叉上核(SCN)传入,在夜晚时褪黑素合成与释放增多。白天视网膜感受强光,通过下丘脑抑制视交叉上核的活动,褪黑素合成分泌减少。褪黑素的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它的催眠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几种学说:
1、褪黑素直接发挥强制性的镇静催眠作用;
2、褪黑素作用于视交叉上核等部位,通过打开睡眠的“闸门”而使人容易入睡;
3、褪黑素还能够通过降低人的体温和清楚脑中的自由基而诱导睡眠。
科学小贴士:
如果你在家里办公或者思考,那么去院子里边晒太阳边思考吧;如果你在休假,请多计划一些户外活动,去感受一下日光浴;如果你醒来了,就请立即打开窗帘或百叶窗,让阳光照进来;如果在早上和傍晚你还戴着墨镜,请摘下来,晒晒太阳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