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误区您中招了吗?
误区1:咳嗽了就一味止咳
遇到咳嗽,大家经常会拼命用止咳药,一种不够用两种,甚至很多中成药一起开,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你拼命止咳,就不利于病毒、细菌、分泌物、坏死组织的排出,咳嗽是停止了,但脏东西都留在体内。咳嗽是因为有外部病毒、细菌等侵犯,需要用这种方式排出,这是疾病过程的表现,也对恢复有利。当然,咳嗽过度了也需要止咳。手忙脚乱的干预容易导致忙乱和紧张,也会带来滥用抗生素和药物等副作用。
误区2:感冒严重了就需要吊盐水
就感冒来讲,90%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任何作用。实际就医过程中,有些病人会主动要求医生用静脉用抗生素(即挂水)。其实静脉、口服抗生素都可以进入体内,只不过静脉用的话,血峰浓度会高一些,很快就进入体内了,口服则会平缓一些,但都能起到作用。当然特殊和严重情况除外。
误区3:一发烧就一定要把热度降下去
发热与退热是一对矛盾,发热是对外来感染的正常反应,对机体在某种情况下是有利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处理过度,其实只需适当退热即可。孩子到医院几天后体温降了,但过两天又发热,因为很多孩子在就医的过程中又感染了新的病原。
家长会觉得孩子的免疫功能怎么这么低,然后又开始用抗生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发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抵抗力、抑制病原的繁殖。一发烧就一定要把体温降下去、不断更换抗生素是错误的。
误区4:小孩子感冒了一定要去医院
如果是以下的情况,一般不用去医院:体温不是太高(39℃以下);发烧时精神不好,但烧退了精神就好了;发热时间不算太长(少于5天)。
不管得什么病,如果精神好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精神不好则需注意。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去医院:咳嗽太深(连声咳嗽),体温太高,发热时间过长,精神不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