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医前的准备
1、主观准备:明确这次就医要解决什么问题,越具体越清楚越好,不要期望一次就医解决所有问题。最好能把所要解决的病痛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写下来。
2、客观物质准备:把以前的和本次需要解决的病痛的相关资料准备齐全,所以平时需要积存并善于分类存放,包含病历、诊断书、各种检验单、X线片、CT及MRI等。也包括你目前在使用的治疗手段。
二、沟通技巧
1、变弱势为强势,学会提问,敢于质疑,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医生解答你的问题;医生的解答就是最好的知识,或者说能体现医生的水平也能让你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
2、多与医生护士交朋友;能提供更多的便利,或许你可以享受VIP的待遇;
3、用推销员的主动精神营销自己;比如手里捧着《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去看医生的门诊,他肯定会在众多的患者中记住你,并把你放在很特别的位置,我不主张所以的观众都这样做,但这也真的是一种推销自己的方法;
4、在“被教育”与“被吩咐”中丰富自己;久病成良医;从多个渠道去学习疾病的基本知识武装自己;
5、与年轻医生多摆谈,与年长医生说重点;年轻医生需要成长多数很谦虚,也意把自己的知识和你分享,而年长一些以后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只关注重点和难点了。
6、和老病友做朋友,可以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哪个医院治疗这个病有独到之处,哪个医生的服务更好,更贴心,技术更好,哪个护士输液不痛,等等细节;甚至还可以听到什么样的治疗手段在他身上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