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暑假,小朋友们又长一岁,“孩子快快长高”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年龄长了,身高却总是落后于同龄人。专家指出,从孩子出生,家长就应定期测量、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一旦发现孩子有生长迟缓的趋势,应及时到儿保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咨询。
如何判断孩子的身高发育是否正常:
有些家长并不清楚孩子的生长情况,比如孩子一年长了多少厘米?研究表明如果三岁以下婴儿每年长高少于7cm、三岁至青春期前每年长高少于5cm,或者青春期期间每年长高少于7cm的,说明孩子有生长迟缓的问题。家长还可以与同龄孩子比较。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比同龄人矮,或者以前处于正常水平,但逐渐滑落到中下水平了,都显示孩子有生长迟缓的可能。3-12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儿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身高。
家长对孩子生长常见误区:
误区一:孩子现在身高不达标没关系,反正以后会长高。
孩子的生长潜力是由骨龄说了算,不是年龄说了算,要判断孩子是不是晚长必须有专业医生判断。所以发现孩子矮小的第一时间,家长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相应专科就医,征求专科医生的意见。否则可能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悲剧。
误区二:孩子不喜欢吃饭、挑食、不爱运动才会导致身材矮小,只要补充营养,孩子身高肯定能够正常。
孩子不吃东西,挑食,不喜欢运动肯定长得不好。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在3岁前是可以通过营养、运动、护理方面来弥补;如果是3岁以后,单纯的通过补充营养、加强运动不能使孩子终身高达标;因为3岁以后调控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再是营养,而是生长激素。
误区三:孩子要长高,关键是补钙?
钙只是使骨骼坚硬,而跟孩子长高是没有关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