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评价上述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
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
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
1、下肢乏力、发凉。
2、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或坏疽。
3、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5、下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无绝对禁忌证。但相应部位有插管、溃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
髂动脉检查常用2~5MHz凸阵探头。下肢动脉检查常用4~7 MHz线阵探头。股浅动脉的远段和胫腓干的部位较深,必要时可用2~5 MHz凸阵探头;胫前动脉的远段和足背动脉则较为浅表,可采用5~12 MHz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以上。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
1、检查技术要点
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N动脉较为清晰。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
2、检查步骤
①髂动脉: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髂总动脉向盆腔深部走行,在盆腔深部发出髂外动脉和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可视为髂总动脉的直接延续,沿腰大肌内侧缘向外下前方行至腹股沟韧带深面,至股部移行为股动脉。可从腹主动脉远端向髂外动脉顺行扫查,也可从髂外动脉向腹主动脉远端逆行扫查。髂内动脉病变较少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可不作常规检查,但是存在阳萎或臀部间歇性酸痛等缺血症状时则应该检查。
②下肢动脉:下肢动脉检查包括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近段、股浅动脉、N动脉、胫腓动脉干、胫后动脉、腓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3、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超声诊断标准(表1)
表1 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 (Cossman等)
动脉狭窄程度
病变处收缩期流速峰值(cm/s)
收缩期流速峰值比*
正常
<150
<1.5:1
30%~49%
150~200
1.5:1~2:1
50%~75%
200~400
2:1~4:1
>75%
>400
>4:1
闭塞
无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病变处与相邻近侧正常动脉段相比;动脉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
直径狭窄率≥50%的动脉狭窄即后段伴有血流紊乱,这是一个重要征象。动脉主干闭塞时,闭塞近心端和远心端可能有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动脉血流可能增高,此时应该注意与动脉主干狭窄的鉴别。侧支动脉高速血流往往无湍流现象,而≥50%动脉狭窄即后段有湍流。另外,彩色多普勒可观察血流增速所在位置,有助于鉴别。对于多发动脉狭窄,诊断第二个及其以远的动脉狭窄,应用血流速度比值较流速绝对值更有意义。
4、操作注意事项
检查髂动脉时,为了使患者腹部肌肉充分放松,将患者上肢放在胸部或身体两侧,不宜放在头下。检查肥胖患者髂动脉时,探头声束向内侧倾斜检查可能较前后方向检查效果好。
下肢动脉近心端至远心端血流速度不断降低,检查过程中,特别是检查高度狭窄或闭塞远端的动脉时,应不断优化(降低)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
下肢动脉斑块及壁严重钙化时,影响声束穿透,彩色和脉冲多普勒可能均不能显示血流,造成血流中断假阳性表现。此时应检查其近端和远端的动脉,判断血流是否存在。
从N窝探查N动脉时,应向近心端方向扫查,以保证从大腿内侧检查和从N窝检查范围相互覆盖,使股浅动脉和N动脉任何节段均不被遗漏。如果有N动脉瘤,应该测量其最大直径及是否存在瘤内血栓。
七、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
应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及可能的建议三部分,前两者为必须内容。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超声描述:应包括有无病变(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动脉壁点状或斑片样强回声、钙化等);病变范围(单侧或双侧下肢;每侧肢体病变范围;局限性病变或弥漫性病变;单发狭窄或多发狭窄等);病变严重程度(有无狭窄;狭窄程度;有无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具体血流参数(如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的收缩期流速峰值等)。
超声诊断:主要包括部位、定性、定量等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