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详情:
“生而不养”让孩子得了心病
1995年的寒冬,一名体重4仅四斤的女婴呱呱坠地在湖南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在万分喜悦之外也格外担忧,拿什么来养活刚刚出世的孩子成为他们目前的难题。于是一年后父母含泪把女儿报给邻村的表哥家抚养,并叮嘱他们一定要把孩子养活,他们会每月寄些生活费给孩子做补贴。表哥答应把露露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并不要任何经济回报。不久后,露露的父母就踏上南下广州闯荡的漂泊之路。
转眼过去十个春秋,露露的妹妹和弟弟相继诞生,但是为了更好的赚钱供养孩子,妹妹和弟弟也相继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里。每年春节,夫妻二人会买大量衣服和零食相继去父母和表哥那里看望三个孩子。每次去父母那里,二女儿和小儿子总是倚在他们身边,那种关切的问候和甜蜜的笑容让父母非常幸福。而每次父母见到露露时面对更多的是孩子的沉默和回避。这让夫妻二人失望和感伤,一丝忧愁涌上心头。
2008年春天,夫妻二人在广东创办了自己的一家小规模工厂,经济效益年年攀高。每年十几万的收入让露露一家经济逐渐富裕,因此父母也考虑想把孩子们接回自己身边。也就是在同一年,原本答应不收任何费用的表哥向露露父亲所要一百万抚养费,否则不让露露回家,并且经常在露露的面前说亲生父母的坏话,两家的矛盾日益激化。
2010年,露露和弟弟妹妹最终回到了父母身边。对于这样的日子父母格外的珍惜,他们想尽一切去弥补曾经没有尽到的抚养责任,尤其是对露露更加疼爱,要什么就尽量满足要求。希望能够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亲、好母亲。二女儿、小儿子和父母相处的都很融洽。但是露露和父母渐渐发生矛盾。一次妈妈让露露把乱扔的衣服洗了,指责她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批评她没有教养,从小就随性的露露听后很恼怒,把妈妈给自己买的新衣服扔在地上发泄似的乱踩并大声哭泣,随后抱着自己的旧衣服哭闹着要回原来的家。母亲听后斥责到:“如果你以前的家好那就回去吧,这个家不要你了,我就当没生你这个女儿!”说完,露露嚎啕大哭的抱着以前自己的衣服跑出家门,母亲也泪流满面的瘫坐在地上……随后日子里,父母发现他们和露露的矛盾越演越烈,孩子变得不愿意留在家中,而女儿的逃离让父母变得更加惶恐不安和内疚自责。也许没有那十四年的寄养,这一切的一切就不会发生,难道这就是老天的报应吗?他们彻夜难眠……
治疗技术
“系统排列法”助其现“心结”
在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室,我接待了他们三人。初次面询,他们都谈到自己的咨询目标是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围绕着共同目标,我对他们展开了心理治疗。鉴于这个家庭的特殊性,我选用了海宁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的技术,用小物件呈现家庭中的问题,详解如下:
图一:露露第一次摆放的小物件(自己现在的家庭)
在(图一)中,我们看到二女儿、父亲、母亲、弟弟站在一起,父亲和二女儿站在一起,母亲和小儿子站在一起。露露站在边上,离父亲和母亲较远。露露选择一个较大的物件代表父亲,可见父亲在露露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家庭中露露感觉到的是父母对弟弟和妹妹跟多的关注,而自己被忽略。父母对露露站在旁边的看法是露露还是想回到以前的家庭中,并不接纳现在的家庭,因此父母感觉很伤心。
图二:露露在图一基础上移动后的小物件(想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图二)中,露露认为自己在图一中的位置不舒服,因此移动自己,想靠近父母,但是她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很迷茫。站在面对父母的地方。现在的露露感觉自己有些和家人对立,她想站在父母的身边,但是感觉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图三:母亲摆放的小物件(母亲理想中的家庭)
这是母亲希望的家庭现状,母亲选一个比弟弟妹妹都大的物件代表露露,并且放在二女儿和小儿子的中间。母亲认为这样才感觉安全,并且希望他们三个孩子能很好相处。母亲在咨询中坦言害怕孩子回到以前的家庭中去,这样她会很伤心。母亲的摆放和图一完全不一致,可见父母的关爱并没有被露露接收到,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对家庭现状理解的偏差。
(图四:露露摆放的小物件(露露在图三的基础上移动后的图片)
露露看着母亲摆放的图形,思考后移动的结果,她把自己放在二妹的前面,希望三个人一样都受到父母的共同关爱。她不希望自己站在中间,这样会有压力。
心理分析
在几次心理晤谈和运用小物件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之后,我对露露和她的家庭所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
缺少安全型依恋
露露有十四年的寄养史,在早年生活中并未和亲生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而早年的被抛弃的阴影一直存在自己的脑海中,因此露露在生活中很缺乏安全感,和亲生父母生活中很难快速建立一种的安全型依恋。而被寄养的行为背后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不重要的,这类孩子大多存在严重自卑心理。
弟妹对父母资源的争夺
和妹妹弟弟相比,露露是被寄养在远房亲戚家里,并且寄养时间最长,因此对她的影响最深。在这个家庭中,妹妹和弟弟表现的更加乖巧和听话,并且很懂事,这些行为很让父母欣慰。而这种行为模式背后会夺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无形中拿露露和弟妹比较,而这种不被平等接纳会让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没有弟弟妹妹重要。因此在家庭中她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父母的过度补偿和所要
多年的寄养史会让父母感觉对露露亏欠太多,因此想尽力补偿孩子丢失的父爱和母爱,在物质方面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当然不缺乏一种讨好。而在行为上管教严格,希望通过努力从而纠正她的不良行为。但是父母忽略了孩子多年的行为习惯已经定型,过强的扭转不良行为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偿的,爱一定是父母自然给予孩子而无所求。而当爱的动力变为有偿的,那么家庭的动力即发生改变。个案中,露露的父母希望她变得乖巧、听话,希望自己的努力付出等到孩子的认同,而对孩子的过多所求让家庭中爱的动力发生了变化。在该个案中,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似的父母在问自己的女儿要认可。这种无形的动力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舒服,想逃避去获取自由。
亲生父母对养父母的不认同
在现实生活中,养父母和孩子建立了紧密的依恋关系,而亲生父母对养父母的不认同自然会让露露难以接受。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我们要给养父母一个位置,并且尊重他们的价值,这中和养父母浓厚的连接并不会因为亲生父母的出现而完全隔断。亲生父母要做的是给养父母一个位置,去肯定他们父母的努力和价值。而亲生父母因为现实的经济问题而否定甚至仇恨养父母时,那是孩子回因为忠诚而把愤怒指向他们,直接影响他们和女儿建立亲密关系。
经过几次系统的心理治疗后,父母对呈现的家庭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露露现在能和父母基本交流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开始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一家人能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在父母和孩子的脸上我看到了久违的笑容。
附:小物件的系统排列法在家庭治疗中的意义
系统排列使得人们有可能体验到一个系统内的一致和和谐。它清楚易懂的展示出系统内活跃的动力和情形。系统动力可以比作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自然定律。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归属于无数的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同时兼具着潜力和束缚。
运用系统排列的小物件(小木偶),可以排出这个人内心所呈现的的画面,以及所有重要的事实和背景,所有的元素都被外化以后,人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一个新的角度。通过与这个画面中的的其他人或元素连结,许多有用的信息就浮上来,潜意识就变成了显意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