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抢救一个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案例,因情况紧急,当时没有记录每个步骤的具体时间,只能凭记忆,不是十分准确,请见谅。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也请大家指正。
2012年5月15日19半左右,重庆市北碚区品鉴大酒店,我们正在吃晚饭,接到我舅妈的电话,说我表弟杨刚(化名),心脏病发了,已住院。杨刚3年前因心肌梗塞三年前在该科住院治疗,后因故未作心脏支架手术,这次发病大概是早迟的事。我电话联系该科主任及主管医生,了解相关情况,得知病情较重,己下病危。
快20点的时候,我们结束吃饭,赶往病房,这时杨刚正躺在病床上,吸着氧、心电监护显示心率86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前前壁、右壁心肌梗死,已经或正在使用抗凝、溶栓、扩冠等药物。见到我后跟,杨刚和我打招呼,精神略差,但能正确回答问题。
20点左右,杨刚本想说什么,嘴动了一下没说出来,突然两眼翻白,四肢强直痉挛,双手呈鸡爪样,呼之不应,面色通红,牙关紧咬,喉头痉挛,胸腹略有起伏,口鼻却无气体进出,可闻及间断喉鸣,颈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心电图监护显示,心率在210次上下频繁跳动,波型不规则,随即出现室颤波,持续一分钟后,心电呈一条直线。面部及全身皮肤呈樱桃红,并很快由暗红转为青紫,全身大汗淋漓。
立刻报告值班医生护士的同时,立即将其头后仰,向前方托起下颌,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我(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和郭庆总住院医师、刘国金医师轮流进行心脏按压和托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约1小时40分钟(这是整个抢救过程的核心和关键),罗发枢主任医师主要负责下紧急口头医嘱,两名护士,一人快速准确执行口头医嘱,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塞米松、碳酸氢钠、利多卡因、阿托品、胺碘酮肝素、硝酸甘油等,同时请ICU会诊,另一护士协助抢救的同时,记录各种用药,并尽可能细地记录抢救过程。抢救过程中进行电复律4次。
在这持续不断的抢救过程中,在这短暂却十分紧张的时段里,病人出现一系列表现和反应,抢救过了大2分钟,全身肌肉松;20点20分,开始有了叹气样呼吸,2-3分钟一次,瞳孔缩小,直径约1mm,无对光反射,大动脉没有搏动,心电图为一直线,人工胸外按压下,血压80/60mmHg,SO280%;20点30分,自主呼吸次数增加,每分钟1-2次,心电、瞳孔没有明显变化;20点40分,第一次电复率,出现十几个室性心率波型后,心电呈颤波型,自主呼吸每分钟3-4次,全身皮肤呈大理石花斑样改变,皮肤有汗,皮温较高;20点50分,自主呼吸每分钟4-5次,给予第二次电复律,心电仍呈一直线,全身皮肤颜色明显好转,略带紫色,血压90/60mmHg,SO290%;21:00,ICU医师到场,实施所管插管未成功,原因是喉镜刺激后病人喉头痉挛,胸外按压下,血压、SO2,能维持,自主呼吸每分钟约10次,连续两次电复律后心电仍为室颤波,继续胸外心脏按压;21:20,出现吞咽动作,自主呼吸每分钟20次,为深大呼吸,右瞳孔直径3mm,左侧瞳孔2mm,对光反射弱,心电图仍为室颤波型;21:40,双下肢有不自主运动,心电图出现宽大QRS波,持续出现10余个波型后,再次转为室颤波;21:50出现接近正常的QRS波,间以室性QRS波,21:55分,心电波型接近正常,呼之能应,双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顿,血压110/86mmHg,心率100次/分左右,停止胸外心脏按压。22点30分转入ICU。
初期心肺复苏成功!
几点启示:
1、心脑血管疾病,已成现代人的主要杀手,位列意外死亡及癌症之前,为第一位,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每个人都受到它的威胁,主要有心肌梗死,脑血管破裂和脑梗塞,必须人人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2、出现前驱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3、遇病人出现突然昏倒,抽搐、大汗淋漓,要迅速拨打120急救,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是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最重要的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如果心跳已停止,要尽早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当然很多人不会,所以要普及急救知识。
4、大脑耐受完全缺血缺氧的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心跳呼吸完全停止,而又没有得到救治,5分钟后将不可挽回。但如果在这5分钟之内开始抢救,那怕不够专业,效果不是太好,总比不抢救好,只要有血液循环,脑细胞就可以摄取氧气,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5、必须强调,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是专业极强、极复杂的过程,一定要尽快拨打120,使前不见古人尽快得到专业救治。
2012年5月16日,早上7:40分,心肺复苏成功后9小时30分,病人右上胸、左下胸,仍可见电除颤留下的长方形痕迹。
清晨,繁忙的ICU病房。
表弟很深情地拉着我的手。
今日拍的心电监护图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