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青少年心理疾患的患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的神内门诊每周均会接诊数十余例青少年抑郁或焦虑或人格或精神障碍的案例。青少年抑郁更常见些,常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悲伤和各种痛苦的体验。患者表现闷闷不乐、不爱说话、高兴不起来、成绩明显下降、人际交往减少等。有的患者情绪波动,易激惹,动不动就发脾气,或者哭闹。常伴有很多的躯体化症状:易紧张失、眠、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浑身无力、身体多处不定部位疼痛、胸闷、手麻、手不自主甩动、身体多动和爱出汗等,有的不愿上学(也包括动辄要求换班或转学)、不愿和人交往、甚至懒得同父母说话,个别与偷盗、打架斗殴、离家出走或自残和极端举动等。
有的少年认为自己相貌一般、智力不优秀、学习不好、不得家长或老师的重视等等,对自己没自信。有的受点委屈或打压,从此一蹶不振;部分学习成绩不错的少年,心中害怕不能保持目前状态而焦虑不安。有的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在身边但经常争吵不和或离异,常处在感情贫瘠和不安全的环境中;有的上学中承担的学习或人际关系的压力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某次考试失利或受到欺负或误解,孩子心里留下焦虑、恐惧、无力、无奈、孤独、过劳和不安全等难以名状的苦楚痛苦,养成敏感、多疑、封闭、自卑和孤傲等性格,难以与同龄人正常交往和适应各种环境。
中国人溺爱孩子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父母太过娇宠或溺爱孩子,物质上尽量满足,精神心理上照顾过多或过少或不当,没有让孩子享受自主和“奋斗”的快乐,没有或很少经受适当的挫折磨练,容易养成专横跋扈或养尊处优或好吃懒做或社交退缩,同样心理素质或情商不高,而且易形成人格障碍。“温室中的秧苗”或“豆芽菜”即是对此很贴切的描述:外在体形发育看上去良好,但内心脆弱无力,成人后也难适应社会上的各种环境,时间长后很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现实中,当家长的或监护人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情绪反应或反常举动,及时给予关注、劝慰、疏导和探究可能的原因,必要时应求助医生或专业心理工作者,消除可能的隐患,以免孩子做出各种过激反应后才引起重视和发现潜伏的问题。
青少年抑郁焦虑障碍的成因
青少年抑郁症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掌握各种青少年抑郁症病因,可以从源头对这种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障碍进行适当预防和干预。
一、应激事件刺激导致应激反应和后续结果是指人们面对特定的环境或事件时身体、心理作出的反应。而负性的生活事件在从童年到成年的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早年的应激事件,如童年期被忽略,分离性焦虑(父母工作忙,把孩子送到老人家养一段时间),被躯体虐待(经常挨打)、精神虐待(父母老师过分苛严、家里或学校里不公平对待、被讥讽或谩骂)或者性虐待,或早年丧失父母某方,或受惊吓恐吓或生病等,父母没离婚,但常争吵打架(孩子本来就害怕不已,有时父母某方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方)或形同陌路(孩子能感受到,难免担心不已),或父母离婚,某一方阻止孩子与另一方接触,或父母方有意无意把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等等,是诱发青少年抑郁症焦虑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几乎所有的抑郁焦虑障碍者在抑郁发作前的一个月遭遇至少一件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也有部分是长期负性因素逐渐累及的。此外,青少年在抑郁发作、复发以及症状恶化前大都经历过应激事件。
二、家族遗传因素青少年抑郁症病因中包含遗传因素,这是因为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家庭精神疾病史,特别是父母罹患抑郁症与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关。其中女儿从母亲处继承的抑郁症的概率大概为10-20%。因此有抑郁症史的父母应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抑郁情绪,同时应着力开展抑郁症专业预防或治疗。
三、人格特质和认知模式的影响人格特质和抑郁症之间有着复杂的相关性。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遗传的,更是可以在成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大量研究发现养育模式(7岁前尤为关键)明显决定了孩子今后的人格心理发展走向。高神经质的人具有高敏感性,情绪易明显波动,倾向于体验更多的负性的情感体验,更多的从负面角度去看问题。所以神经质是儿童和青少年罹患抑郁症和体验更多应激的易感因素。神经质和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明确的。
人格心理特质和认知模式已经被多方证实主要与0-7岁的养育环境和模式明显相关,当然7岁后的教育模式和教导角色也起重要作用的。
另一方面,负性的认知方式,比如自我批评、低自尊、认为自己无法应对负性的生活事件,无端将过错归为自己等,这些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他们相互作用可以使原来没有症状的个体抑郁症状增加,有轻度抑郁症的变得加重。研究这些失调的态度和行为与应激相互作用-----可预测临床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可能性。
给家长的一些建议或忠告
孩子学习好不如性格好!
好性格和好情商是构建正常人生的塔基和塔身部分,好智商和好的学习成绩是塔尖部分。最好的情况是有完整坚实的塔基塔身和高高的塔尖,这也是众多家长孜孜以求的。次之的是塔基塔身很完整和坚实,塔尖一般,这样的人工作生活还不错的。紧接着的是塔基塔身非常一般,塔尖也一般,这样的人能自食其力没问题的,但人生境遇很一般的。最不好的是塔基塔身存在障碍,不和谐不完整,不管塔尖如何(即使塔尖很高),这样的人的人生多半会荆棘遍布、陷进重重和磕磕碰碰,很多时候连自己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好多家长眼光就只盯着塔尖部分,而想当然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的,只要学习好,能上个好大学,光明的未来就有保证了。实际上是无意中忽视了对塔基和塔身的构建和维护。等塔快建至结束时(指人长到15岁至23岁时),问题集中暴露出来,才发现孩子的塔基和塔身原来是如此的脆弱,此时再调整和修改时可能会比较难的了,调整过程需花费心智、精力和财力的,而且须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好效果。若到了23-30岁,严重的若已经形成人格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再想纠正几乎不可能了,有这样孩子的父母到老年时的心情和处境可想而知(本来中国人养子为了养老的心结是很重的,但养子不慎,老来莫悔啊!可谓“子女不孝或心理不健康或不能适应社会,谁之过?”)。
有完整坚实的塔基塔身和高高的塔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多半今后即属于人上人的队列了,但这些仅能占很少数。多数孩子仍是一般人,塔基塔身不怎么坚实,塔尖也不高,但只要顺其自然的培养,今后成为社会人(自食其力)没问题的。但问题就出在这儿,本来塔基塔身就不怎么坚实,由于父母一心让孩子只进补聪慧糕状元粥什么的,鄙视粗杂粮,或只读圣贤书,充耳不闻凡俗事,缺乏社会普适性知识和不懂人情世故,缺乏必要的适应性锻炼或挫折体验,其结果是塔基塔身建的不结实牢固,无法承载塔尖的重负了。故不难理解不少孩子长大后成不了社会人,不能自食其力(即使不少孩子智力是不错的)。
故培养孩子的总体方向上
要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开朗坚强的性格,学会包容、承受挫折和委屈的心理能力,有一颗平常心,有较大的心胸,不要太贪婪和计较,要培养正确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改变和纠正孩子个性特征中的不良倾向,培养和锻炼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个性。这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学业及事业的成败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不抱怨、积怨,乐观向上,清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睡眠,建立合理适度的生物钟。
培养孩子自主自立能力,孩子能自己做主或自己能完成的事,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
社会环境确实令人堪忧啊,看看多少小学生是近视眼?多少学生睡眠不足、脸色蜡黄?多少学生对学习心生厌烦?多少学生只知死读书?多少男生阳刚气不足(建议教育部硬性规定小学中学的教师中,男性的比例必须达到1/3以上)?多少青年步入社会难以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等等。
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
作为家长,将心比心、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内心各种感受),而不是世俗的过分追捧的学习成绩、荣誉、地位等等,勇于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老师们也应提高自己的人文涵养)。主动走近孩子、了解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完全按家长的意愿去做事。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阅历经验是有独特之处的,对孩子可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之处,但家长不要对孩子强行灌输各种自己的理念,不要以让孩子事事都听大人的指令为上,不要动辄指责或打骂孩子。
只有坚信自己的孩子很独特,为其感到骄傲,经常提及孩子的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孩子们是会接收到的这些正性信号的(表扬太过太滥也不好,尤其是不必在外人面前过多自夸自己的孩子,适当肯定即可)。他们内心是非常愿意与家长呆在一起、渴望沟通的。有时他们需要家长出出主意或解惑;更多时候,他们渴望的是家长的倾听,那怕是听会儿就好,更多时候,他们渴望被家长在一定距离默默注视着,关心着,鼓励着,宽容着;反之,如果家长每天都在抱怨孩子,即使是内心的想法,没有说出来,孩子们能感受得到,面对一个厌烦自己的家长,要求甚高的求全责备的父母,他们的心门自然会逐渐关闭的。其实,每个孩子好比是花园里的一朵花,每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你的那朵花并不是园中最漂亮的,但他(她)只要开在那儿,就已经表示他/她的存在了,就会渴求一定土壤、水和阳光的滋润。若这些基本条件满足后,绝大数就会自然而然成长,开花结果。今天是一颗小树,今后也许长成一大树。也许长成一不起眼的树,每一颗树都有自身的成长逻辑和轨迹,成长命运,父母除了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行使适当监护外,无需过多加压或拔苗助长。
要用心陪同孩子慢慢成长,家长也应一同成长(心理方面)
父母的亲子教育心态和模式无疑直接与孩子的成长关联,故孩子有心理问题后(轻者可不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服用正规抗焦虑或抑郁药的同时,应做心理咨询和治疗,必须要有父母(或直接抚养人)的积极配合才可能有较好效果,否则难以真正见效。
在临床工作中,多数父母为了孩子的心理治疗需求,一般会尽力配合,亲自参加心理访谈或家庭治疗,回家后按咨询师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此的话孩子的心理调整效果可能会较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