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向远处迁移的特性,单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案都不能将肿瘤完全杀死。只有根据肿瘤细胞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分子病理指导下制定包括显微手术、放射治疗、个体化化学治疗和免疫及分子靶向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长期生存。
为什么要进行综合治疗
手术和放射治疗是局部治疗,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切除肿瘤中心区域的肿瘤细胞;放射治疗可以尽可能减少局部及周边浸润区残存的肿瘤细胞;化学治疗是全身性治疗,可以将全脑尤其是病灶中心远隔部位的肿瘤细胞尽可能多地杀死;分子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限制代谢通道而特异性杀死肿瘤组织;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案可以对残存的肿瘤细胞进一步杀灭或抑制,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增强自身免疫水平。经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内的肿瘤细胞,争取最大限度地延长复发的间期,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什么说手术仅仅是综合治疗的开始
手术切除是胶质瘤综合治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手术治疗不是胶质瘤治疗的全部。手术的目的是最大范围切除肿瘤、减少体内的肿瘤负荷、减轻症状、提供病理结果、为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手术后的综合治疗可以尽可能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以及受肿瘤细胞侵犯的正常胶质细胞。多种方式联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减低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最终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因此说手术仅仅是胶质瘤综合治疗的开始。
显微外科怎样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护功能
手术切除是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但是任何手术都有可能继发功能损害,尤其是功能区胶质瘤手术过程中极易造成新的功能缺失。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并且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外科手术的最佳结果,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学科联合实施:首先患者在术前经过全球最先进的3.0T的磁共振进行评估,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扫描明确肿瘤和正常功能区的解剖位置,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波引导,应用术中唤醒麻醉中皮层电刺激技术,精确定位肿瘤与功能皮层位置,在最先进的手术显微镜下最大程度完整切除肿瘤,并确保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脑组织的功能,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什么是胶质瘤的分子病理结果
传统的病理结果仅仅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分级,但是肿瘤细胞的转归和预后还与肿瘤细胞基因和(或)蛋白水平上的改变,即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分子病理学通过个体化肿瘤细胞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染色体标志物、基因标志物,在基因和(或)蛋白水平对肿瘤细胞的受体、生长因子、抑癌基因、癌基因等变化进行检测,依据这些指标,精确地判断某一具体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能够更为特异性地针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株进行治疗,起到更好的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怎样进行个体化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应用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DNA直接损伤或通过射线产生的自由基继发性损伤肿瘤细胞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应。三维适型分割放射治疗可以更大范围对肿瘤周边进行照射,是胶质瘤放射治疗的首选方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局部放射粒子植入放疗是三维适形分割放疗的有力补充。个体化选择不同的放疗方法和剂量,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要进行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是局部治疗,化学治疗是全身治疗。胶质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手术治疗只能切除胶质瘤核心区的肿瘤,放射治疗只能照射核心区外周1-2cm范围的脑组织,但是在此范围外仍可能有肿瘤细胞浸润,甚至肿瘤细胞还沿神经纤维和脑脊液播散,此部分肿瘤细胞必须依赖于化学治疗才能将其尽可能清除。化学治疗利用肿瘤细胞反复增值的原理,周期性杀伤和抑制增值活性强的肿瘤细胞,有效地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能,延长复发的周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新型的化疗措施,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什么样的颅内肿瘤需要化疗
化疗是颅内肿瘤综合治疗的关键环节,大多数颅内恶性肿瘤均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化疗。包括WHO-III级以上的高级别恶性胶质瘤术后辅助放疗或放疗后;弥漫性生长的胶质瘤;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困难的低级别胶质瘤;所有复发的胶质瘤;所有的颅内转移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淋巴瘤及恶性变的良性肿瘤等颅内肿瘤均需要进行化学治疗。化疗应尽早实施,并采用充分、足量、联合的化疗原则,尤其在分子病理指导下的个体化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细胞耐药的影响,有效提高化疗的疗效,减低副作用。
什么是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
由于不同个体的肿瘤细胞具有基因,蛋白和分子层面的不同表达,不同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效应也各不相同。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把不同的化疗药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上,观察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抑制情况,遴选出对肿瘤细胞抑制最好的化疗药物,更好为临床选择疗效最好的化疗药物并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提供指导和帮助作用。
个体化化学治疗如何实施
化学治疗一般在手术和放射治疗之后进行,在分子病理结果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下针对不同生物学特性的肿瘤细胞选择特异性的化疗方案,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化疗药物杀灭病灶周围残存及远隔部位不同增殖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达到个体化化学治疗的目标,在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将化学治疗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化学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胶质瘤的化疗方案主要由口服化疗和静脉化疗两大类。口服化疗主要应用最新一代化疗药物替莫唑胺,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不需住院,只需定期门诊进行血常规和影像学复查。静脉化疗一般联合应用包括口服化疗药物在内的多种不同化疗药物,可以最大程度杀死不同增殖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安全规范,综合疗效好。
替莫唑胺口服化疗的特点
替莫唑胺是新一代专用于胶质瘤等颅内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具有分子量小,易于达到颅内病灶,疗效确切;体内代谢简单,对骨髓、消化道、肝肾脏等的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强;可以家庭口服,使用方便等优势,目前是胶质瘤等颅内恶性肿瘤化疗的首选方案。
口服化疗如何实施
口服化疗主要指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根据不同的分子病理结果,替莫唑胺有不同的口服方法,包括最常见的五日方案、隔周方案、辅助放疗的连续服用方案等,主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结果及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服用方法。口服替莫唑胺副作用较小,不同的方案均可在家庭实施,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替莫唑胺联合其他静脉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一般需要住院实施。
分子靶向治疗怎样实施
分子靶向治疗是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活跃的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后抑制肿瘤细胞及新生血管的生长的治疗方案,具特异性针对肿瘤组织进行杀伤,而对正常细胞不产生杀伤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方案效果更好。
免疫治疗如何实施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及化疗以外的胶质瘤最好的补充治疗方案之一。外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治疗可对已存在的肿瘤细胞产生有治疗意义的攻击作用,同时还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策略。
靶向放射免疫治疗如何实施
手术医生在进行胶质瘤手术时在瘤腔内置入一个Ommaya贮液系统,术后2-4周待伤口愈合良好后,将放射免疫药物注入贮液囊中,药物将定向分布在瘤床,特异性靶向针对肿瘤细胞有效地进行间质内放疗和免疫治疗。减少了对正常脑组织的放射损伤,提高了治疗效果。
小儿恶性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发生于小儿的颅内肿瘤,多数为恶性肿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由于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状态,成人术后常规进行的放射治疗对儿童大脑发育影响较大,因此三岁以下的儿童术后一般先进行规范化的化学治疗,待年龄增大后再进行放射治疗。
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制定原则
胶质瘤的治疗是多学科合作进行的综合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肿瘤性质、大小、位置和分子病理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年龄、家庭情况等,主治医师会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希望能够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在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期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