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占全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50%左右,而其中发生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病变者又占到50%以上,对于此类病人,接受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现在,有关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瓣膜置换手术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多以心脏的心胸比例为巨大心脏划分及手术效果判断标准,然而巨大心脏也并非均属危重患者,其手术效果差别很大,衡量此类危重患者是以心脏内各心腔在心脏泵功能上起的作用不同,各心腔扩大或缩小的程度和心肌损害的差异,决定手术风险和术后效果的不同,如巨大心脏的左心房与大左室或小左室的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效果差异很大。
因此,不能采用以心脏的大小为标准衡量病情的轻重,左心室功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左心室扩大或缩小,其手术死亡率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低心排及心律失常的发生,远期效果差异很大,而与心胸比无明显关系因此,我们将巨大心脏瓣膜病根据心腔的大小,分为三型,以便判断手术效果的预后。
对于I型左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小左心室(LVEDd<45mm);左心室容积明显减少以二尖瓣重度狭窄为主,长期左心室充盈不足,导致左心室心肌萎缩,心肌变性或纤维化,左心室功能减退,同时由于长期二尖瓣重度狭窄,血液动力学受阻,左房压力升高,左房扩大,继发肺淤血,肺动脉高压(中度以上)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大,右心室扩大,三尖瓣返流,多伴有左房血栓。对于此类患者,除了彻底清除左房血栓外,根据报道关键是人工瓣大小的选择,依据患者体重或体表面积,选择小1~2型号的人工瓣(中心血流型),低心排发生率明显减少。
因为术前患者长期左心室前负荷低当突然改变前负荷,左心室心肌无力完全射出左心室内血液,出现低心排,导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高,手术死亡率高。因此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减轻左心室负担,同时加强心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及氨力农等药物。尤其是小剂量多巴胺(2~4Lgkg-1min-1)的应用,一直到循环稳定2~3d后停用,否则很难纠正术后低心排。
对于II型,双心房及右心室扩大(LVEDd45~69mm)常为风湿性联合瓣膜损害病程长,在左心室扩大的基础上,继发中度或以上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失代偿及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以心脏普遍扩大为主,心功能储备较差。表现为全心衰竭,各脏器多有不同程度损害。术前提高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三尖瓣的成形不容忽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较好。
对于III型,大左室(LVEDd>70mm),此型患者以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长期的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随着病程的发展,根据Star-line定律,心肌细胞逐渐拉长并纤维化,左心室腔逐渐扩大,心肌细胞的损伤一部分已成为不可逆的改变,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LVEDd越大者远期效果越差。对于大左室的患者围术期是关键,术前所有患者均用极化液治疗7~14d,尽量将心功能提高,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术中心肌保护直接关系到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术中尽可能缩短阻断主动脉时间,二尖瓣不宜过大,以减轻左心室前负荷,且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置换应匹配,其相差应2~3型号为宜。心肌保护采用冷血顺灌 + 持续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在开放主动脉前采用温血灌注,其混血内含有甘露醇、镁离子、精氨酸、ATP等,减少术后低心排的发生。辅助循环应时间长(1/3~1/2体外循环时间)。停机后常规放置临时人工起搏器,以防术后心律失常(心动过缓)。
术后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及氨力农等。尤其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泵入,不仅升高血压,保证肾脏供血,而且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特别是血清钾,应维持在4.5~5.0mmolPL注意补充镁、钙等离子,可有效地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频发的室性早搏,应及早应用可达龙,减少心律失常,尤其是频发室早及室上速。
巨大心脏瓣膜病的II型手术风险相对较小,而I、III型,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应强调其围手术期处理, 对于小左室术后注意低心排,大左室注意心率失常,对于巨大左室、低EF值的手术指征选择根据病人的状况酌情选择。对于左室不大的大心脏患者手术结果令人鼓舞,远期效果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