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的作用首先是减轻腰椎的负荷,其机制是把原来通过腰椎的上半身躯体的重量由胁肋―腰围―髂骨及腰围产生的围裹力和紧张的腹肌分担一部分;制动则是限制腰椎的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或治疗期间,疼痛较重,活动受限明显,患者的情绪不佳,精神压力较大,使用腰围可缓解疼痛,减轻精神压力,可有效地促进康复。
正常人体支撑腰椎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腰腹部肌肉的收缩,整个脊柱也是由颈、背、腰、骶、大腿的肌肉群支撑的。肌肉在正常的收缩、舒张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的营养。如果腰围使用时间过长,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幅度、活动量大幅度降低,从而继发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腰椎各关节不同程度的强直,其结果是患者离不开腰围的支持,对腰围产生依赖。一旦离开腰围,萎缩的腰部肌肉力量较弱,难以完成腰椎支撑、运动的要求,很可能造成新的损伤或腰椎问盘突出症复发。
因此,腰围佩戴的原则是在急性期疼痛较重的情况下坚持佩戴,但卧床休息时一律不戴,以免腰围中的钢板硌坏腰部皮肤;在疼痛缓解、病情减轻的情况下,做家务劳动时或坐着时佩戴,散步、直立位做康复体操时可解下,让腰部肌肉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自如的情况下,有的病人认为不需要佩戴腰围了,其实不然。这时腰部的症状虽然消失,但椎间盘已有损伤,难以承受过重的压力,因此,在工作比较劳累或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还要佩戴晒,以免复发。
佩戴腰围的同时,应在不加重症状的前提下,按康复体操的要求锻炼腰背部、腹部肌群,使肌肉强壮有力,消除腰部肌肉的炎症,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治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