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众多,青少年学生是近视高发人群。由于眼镜店验光配镜技术和职业操守良莠不齐,某些制度尚不够健全等原因,纵观我国目前青少年验光配镜现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方面,那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呢?
【误区一】:
孩子视力不好就是患了近视。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不良(如看不清黑板),就武断地认为这孩子患了近视。其实影响孩子视力的眼病有很多,除了近视以外,还有先天性眼部病变、远视、散光、弱视等。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不良时应先带孩子找专业的眼科医师就诊,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不仅耗时伤财,还会耽误孩子眼病的治疗。
【误区二】:
认为散瞳验光对孩子的眼睛有害。由于散瞳验光是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金标准,同时为了解孩子真实的屈光状态,医生一般常规对14周岁以下青少年进行散瞳验光。有些家长认为散瞳对孩子眼睛有害,为图方便在不散瞳的情况下配镜,殊不止这样易把假性近视及一些轻中度远视当作真性近视而配镜,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不少。当然,散瞳后短时内会有视近模糊,怕光等情况,一般数小时至数天后逐渐好转(时间长短视所用药物而定)。但对有高眼压、浅前房及青光眼家族史者不宜散瞳。
【误区三】:
千万别戴近视眼镜,戴眼镜后近视加深得更快。由于目前青少年近距离用眼过多,以及人类眼球屈光发育特点,青少年近视有不断加深可能,但这与是否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对近视眼进行合理的光学矫正,有助于改善视力,控制近视,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身心正常发育。例如有的孩子由于近视,常歪头斜颈眯眼视物;有的孩子到实在看不清了才配镜,一验光才知道已经近视四、五百度了;有的孩子因为近视影响了学习成绩。那什么是配镜的最佳时机呢?一般认为,真性近视75~100度以上,或影响学习时,就应当配镜了。
【误区四】:
近视度数浅是假性近视,度数深是真性近视。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之间有显著区别。假性近视是睫状肌暂时性痉挛,能自行缓解,无需配镜;而真性近视往往伴随着眼轴延长,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治愈方法,需配镜矫正。近视真假与度数无关。有的孩子假性近视到达500度以上,而有的孩子可能只有50度的真性近视。
所以,学生配镜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眼科医师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接受规范的验光配镜,才能保证眼睛避免被不合格眼镜造成进一步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