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综合征,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其诊断主要依靠血糖的测定。另外,糖尿病治疗疗效观察主要靠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改变而调整药物及治疗方案,故监测血糖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
患者首先需要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
2、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3、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从吃第一口饭时计时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
4、随机血糖: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当然,每天监测血糖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怎样掌握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呢?这里主要阐述以下几点:
1、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2、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如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等,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
3、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监测血糖的几个注意点:
1、不能只重视测定空腹血糖,更要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
2、要注意夜间血糖的监测,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3、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有很多种,如血糖仪代码与试纸代码不一致;试纸过期;操作方法不当;采血方法不当;血糖仪不清洁;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正;电池电力不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