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未病的概念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张毅
而在现代医学中,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第二节 亚健康状态中常见的身体信号
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常常有以下表现:
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6、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应给予特别重视。
8、口吐粘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此时,应及时检查是否胃部、食道有占位性病变。
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37-38°C左右,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
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此外,亚健康状态还在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想做事时,不明原因地走神,脑子里想东想西,精神难以集中等等。
第三节 亚健康状态的严重后果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在很早之前,我们的祖辈就发现了推拿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因其易于操作,安全无副作用而广受欢饮。唐・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则认为导引是一种“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的方法,提出了推拿可以自我操作的特点;孙思邈还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唐六典》中载有按摩可除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并说:“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中医推拿防治脑中风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风前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这些症状我们称为:“中风前兆”。中风前兆包括以下的这些表现:
1、哈欠连绵: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2、口吃: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3、一过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视物模糊: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5、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6、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引起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注意了。
其次,我们应该明白中医推拿防治中风的原理。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多由患者脏腑功能失调,肝肾亏虚,气血衰少。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淤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迷,喝僻不遂,发为中风。中医推拿针对中风的病因,采用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点法、一指禅推法、滚法等手法,选取风池 、太阳、百会 、肝俞、胆俞、膈俞、肾俞、委中、足三里、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 、内关 、中脘、关元等穴位。以达到调整阴阳、补虚泻实、活血化瘀并预防脑中风的作用。
而在现代医学中认为,中医推拿有着促进血液流通,改善血液的流变,降低了血流阻力,改善心功能,促进微循环的建立,疏筋通络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系统正规的推拿治疗后,身体将重回健康状态!
因此,做好中风的防控,做到正确的认识脑中风、未病先防,就可以防治脑中风的发生,降低脑中风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等,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