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AFL)简称房扑,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房扑与左、右心房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异常密切相关。
房扑是一种心房肌连续不断快速除极和复极的快速规律的房性心律失常。未经治疗时,心房率范围240-340bpm,房扑通常表现为2:1房室传导,导致心室率为120-160bpm(大多为150bpm)。常为阵发性,少数病例可持续数年,甚至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也取决于心脏本身的病变程度。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方丕华
(一) 流行病学与病因
有关房扑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60% 的房扑患者第一次发作都有某种特定的诱发因素,如外科手术、肺炎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余患者房扑的发生与慢性疾病有关,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和慢性肺部疾病,只有1.7% 的患者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诱发因素。MESA(Marshfield Epidemiologic Study Area)研究显示房扑 的总发病率是0.088% ,其中58% 的患者也伴有房颤。房扑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高,从50岁的5/100 000增加到80岁的587/100 000。房扑患者男性是女性的2.5倍。
房扑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最常伴发的疾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病等,房扑还见于心衰、慢性肺病、脑卒中、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颤转复过程中(服用钠通道阻滞剂)、预激综合征、开胸心脏手术(瘢痕性房扑)等。房扑也与某些中毒或代谢异常有关,如酒精中毒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也可出现短暂性房扑。目前的研究显示房颤可能也存在遗传基因因素,但不象肥厚型心肌病等表现的那么明显。
(二)发生机制
房扑自1911年首次被Jolly WA等发现以来,关于它的电生理机制便受到电生理学家的广泛关注。随后的50年里,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学者们认为房扑可能的机制有折返激动和局灶性自律性增高。目前更多的实验与临床证据表明房内折返是房扑发生的主要机制。自60年代后,随着心内电生理研究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心房激动标测、起搏拖带技术以及局部心房电位的分析,对房扑的发生机制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心内标测和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明确,房扑的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折返环位于右房或左房,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而形成。
(三)分 型
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房扑分型方法。临床上常采用典型和非典型房扑的分类方法。根据折返环方向不同可将典型房扑分为“逆钟向折返型房扑”和“顺钟向折返型房扑”,心房激动标测显示这两种房扑是按同一解剖环路发生折返,但激动方向相反,其中逆钟向折返型房扑最常见,称为常见型房扑(common AFL ),顺钟向折返型房扑较少见,故又称为少见型房扑(uncommon AFL)。典型房扑的折返环的前缘为三尖瓣环, 后缘为终末嵴、下腔静脉、欧氏嵴、冠状窦和卵圆窝。逆钟向折返的心房激动顺序为:沿三尖瓣环的间隔部向上至终末嵴→沿右房前侧壁呈头-脚方向至瓣环侧壁→最后通过由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而顺钟向折返型房扑的心房激动顺序与逆钟向型的折返方向相反:即从峡部开始沿右房前侧壁呈脚-头方向传导→终末嵴→间隔部→峡部。由于折返环都经过由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因此典型房扑又称“峡部依赖性房扑”。而其他折返环不经过峡部的房扑,统称为“非峡部依赖性房扑”。
不典型房扑包括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与右房手术瘢痕相关的房扑、环绕肺静脉折返或消融后出现的房扑、环绕修补术后补片的房间隔折返的房扑(间隔性房扑)等。
(四)心电图特征
房扑时心房搏动规则,在心电图上没有典型的P波,而代之以房扑波(F)。F波是一种形态、方向及大小完全相同,连续形成一种近似锯齿样的扑动波(图1),波与波之间的间隔极为匀齐,相差不超过0.02s(往往不超过10ms)。这几项是区别房扑与房颤的重要特点。典型的F波形态在Ⅱ、Ⅲ、aVF导联上呈负向波,下降支平缓,上升支陡直,在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在V1导联上F波直立,可见等电位线。F波多在Ⅱ、Ⅲ、aVF导联(下壁导联)中清晰可见,而在其它导联中往往不甚清晰,特别是在Ⅰ导联中最不明显,有时根本看不到F波的存在,若只做单个导联的记录常易于被忽视。因此当阅读心电图时, F波如不清楚时必需记录12导联心电图。凡在Ⅱ、Ⅲ、aVF导联中有这种典型的F波,即使在其它导联中难以辨认,也应判断其为房扑。在未经药物治疗的房扑,F波的频率在240~430bpm。房扑波不清,可通过延缓房室传导以除去QSR波群的干扰而明确房扑的诊断。
典型房扑的F波频率在240-340bpm。包括“常见型房扑”和“少见型房扑”。前者特点是(1)心房激动呈锯齿样扑动波,(2)下壁导联基线消失且扑动波呈负相,即锐角尖端向下,(3)扑动波在V1导联呈正相,V6导联呈负相;后者的特点是:(1)下壁导联为正相带切迹的扑动波,较圆顿或呈波浪样,凸面向上,(2)在V1导联呈负相,V6导联呈正相。
体表心电图对于房扑的诊断很有价值,目前仍是诊断房扑的主要手段,但也有局限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食管心电图低
(五) 治 疗
房扑的治疗常包括直流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和导管消融。是否需要急诊处理取决于其临床表现。如房扑患者有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应立即施行直流电复律。体外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为95% ~100% 。静脉注射依布利特、索他洛尔或Ic类药物可以进行急诊药物复律。2003年,ACC/AHA/ESC 发布的室上速治疗指南中指出同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一样,房扑的抗凝治疗也很重要。新近研究显示,未经充分抗凝的房扑患者直流电复律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达2.2%。因此,对房扑持续时间超过48h的患者,在采用任何方式的复律前均主张给予抗凝治疗。有关房颤的抗凝治疗指南也适用于预防房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由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已用于阻断折返环并预防房扑的再发。研究表明,射频消融能够永久性根治房扑,最常见的有效放电部位是下腔静脉-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有效的射频消融需证实峡部传导已被双向阻滞。峡部双向阻滞的成功率为95%,且能避免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峡部依赖性房扑的首选治疗方法。而非峡部依赖性房扑的导管消融难度远远大于峡部依赖性房扑,常规消融方法难获成功,需采用三维标测系统确定折返的关键径路,然后进行线性消融方可成功阻断折返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