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搭建胸外科早期介入多学科参于的路径管理平台
- 发布于 2011-08-19 06:38 来源:苏志勇医生
摘自苏志勇主任在健康报及第四届全国胸外科医师论坛的发言
路径管理是新兴的提高疾病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率,降低医疗费用,避免病人花冤枉钱走弯路,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一种极为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多年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我们切身的感受到,制定单病种胸外科疾病的限价临床路径尽管可以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资源浪费,但在此之前如何搭建胸外科早期介入多学科参于的路径管理平台,做好第一筛查、第一就诊、外科优先的临床诊断路径,将会更大范围的节约资源,缩短治愈病程。甚至减少误诊误治率。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苏志勇
由于多年直视及镜下的手术经验,胸部解剖的娴熟,使胸外科医师在掌握先进的各种诊疗手段如:肺穿刺,软式硬式气管镜、胸腔镜、纵隔镜等现代诊疗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相对于其它科室,更从容更大胆、更微创的组织活检方法,更早期揭开疾病神秘面纱,避免了通过影像长时间的等等,看看、试试、治治,迁延治疗,无效治疗,甚至误诊误治,避免了使简单的胸部疾病拖到复杂化,本来可以通过微创手段能解决,拖延到了必须开胸手术,本来可以早期根治性切除的肺癌患者,拖延到了扩大肺叶全肺切除,甚至到了靠放化疗来维系短暂的生存期。除外医疗条件患者自我发现、自我保健延迟就诊外,在就诊医院内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样远非个案的病例,也不仅仅发生在基层医院,比如很多胸腔镜的手术经验确凿无疑的告诉我们,部分胸腔积液几天即可以粘连蜂窝状包裹,而这一部分病人很多基层医师还在一边大量的应用抗生素激素,一边用细针执着的穿刺,等花了几万块钱,扎的病人痛苦不已,最终辗转找到胸外科,失去了早期微创腔镜机会,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慢性包裹,只能开胸手术,况且很多还混杂着很多原因不明的胸水如:癌性结核性胸水,使患者在无奈的煎熬中感到医疗真是雾里看花,花了很多冤枉钱,走了很多弯路,失去了很多时间,最后还是开刀,患者治疗痊愈后常常会困惑为什么不让我们早去胸外科治疗?而治疗观念的差异,不可回避的科室效益医生利益的纠结,更让很多患者深陷在迂迂回回的复杂路径迷宫中,在尝试性治疗中,痛苦的茫然的尝试着不可能治愈的方法,路径医学管理的兴起,似乎让人感到了光亮,如何?由谁?去搭建这种多学科共同参与平台,制定胸外科优先介入、早期诊断治疗、合理的转诊会诊制度医学路径平台显得迫在眉睫,多学科交叉的病种让医生之间在学科观念上打口水战,比如早期孤立性肺病变50% 以上是恶性,微创手术的开展为这类疾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早期诊疗方法,但现实是胸外科和呼吸内科,在胸膜肺纵隔等胸部疾病在治疗范围病种上交叉非常广泛,而患者往往应为咳嗽气短咳血首先到呼吸科就诊,如何在院内建立一个由外科优先、呼吸科、影像科、肿瘤科、放疗科共同参与的正确治疗路径,是提高医院胸部疾病诊疗水平当务之急,加强医院医疗内涵建设的一剂良方,更是临床面对着很多经历了重复无效治疗的病例的患者需求,每年都有很多例延误了最佳一线治疗时机,几经周折转入胸外科的治疗病例发生。
而很多现实的问题告诉我们:很多专业在自说自话,自唱自演,有没有一种机制路径,让大家坐下来科学的共同制定一个标准,究竟要观察多久试验多久?才可以避免现实版的悲剧“你看你看肿瘤悄悄地在改变呢”?
因此我们总结出以下疾病的胸外科早期介入时机及转诊临床路径:
胸科医师首先介入的疾病:各种胸外伤、气胸脓胸血胸、胸膜肿瘤,任何原因的肺占位,纵隔占位,食道心包良恶性疾病,各种先天性肺、食道、纵隔、心包等疾病。
延迟早期介入的:各种胸腔积液 B超显示蜂窝状包裹,原因不明胸水,病情反复的肺炎,各种胸膜肺化脓疾病病情迁延不愈患者,可共切除大疱性气肿疾病。
目前我国地区医疗发展不均衡,特别在基层医院,医疗行为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怎么治、用什么治、治多久都由医生说了算,从而导致“过度医疗”和“草率医疗”现象,既浪费医疗资源又损害患者利益。发生医疗纠纷时,由于规范缺失,得不到权威公正的判定。此外,随着我国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扩大和异地报销制度的推行,医保机构也亟须制定统一的医疗赔付和报销标准为了避免医疗费用的浪费,并且能够提升照顾病人的品质,医院通常都会有很多组织及措施来达成医院管理的目标。虽然各种组织及措施各有不同的特色,但其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要做到减少医疗费用的浪费,当然这一切的实现建立,除依赖各专科医师的知识精博程度,对疾病演变的深刻认识,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详尽的治疗标准共识,甚至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沟通力等外。更呼唤着各级管理者能建立一个胸外科早期介入多学科参于诊断治疗胸部疾病的临床路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