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特发性少精男性不育症的疗效影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唐开发
作者:唐开发 等,来源:http://www.zju.edu.cn/jzus/article.php?doi=10.1631/jzus.B1400282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D6 * 10(CYP2D6 * 10)基因多态性,并评估其对他莫昔芬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特发性少精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精液参数及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该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30例特发性少精男性不育患者和147例正常对照。病例组服用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20mg/d和十一酸睾酮40mg/d,疗程共6个月。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CYP2D6 * 10基因进行分型。分别于研究开始时、3月及6月分别检测研究对象性激素水平、精液参数及配偶自然妊娠率。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CYP2D6 * 10 C / C、CYP2D6 * 10 C / T及CYP2D6 * 10 T/T基因型分布频率无差异(P = 0.707,P = 0.985,P = 0.751)。在3个月时,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酮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精液参数在3月时开始升高,在6月时显著升高。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在CYP2D6 * 10 C / C组均显著高于C / T和T / T(P<0.05)。此外,患者配偶自然妊娠率在野生型(CYP2D6 * 10C / C)组显著高于突变型组(CYP2D6 * 10 C / T和CYP2D6 * 10 T / T)组(P<0.05)。结论:CYP2D6 * 10基因突变型特发性少精男性不育患者接受莫昔芬联合十一酸睾酮疗效较基因野生型组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