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每天每个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沟通。而医患之间的沟通也是贯穿诊疗过程始终的行为。祖国五千年文化的瑰宝――中医,作为一门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学问,中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既有医学的共性,也有着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独有特色。唐代大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对诊疗行为的经典描述,就是我们中医大夫行为的准则,也是病患沟通的道德基础,几千年来反复吟诵,铭记心头。甚至相当于西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患者面对医生,自然是想让自己的苦难得到解救,如果医生事先就存在尊卑贵贱之分,看到贫苦百姓一脸死相,如何能真诚沟通,反而有时会留下医患纠纷的祸根。所以,传统的中医看病之前,常常默默谨记行为准则,以儒家思想中正平和、和善之心态面对病患。凡成为一代名中医者,必是慈眉善目的仁慈、儒雅之人。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陈颜
有了道德准则后,在看病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也有很多讲究,我国古代名医先贤特别重视与病人之间的言语交流和沟通。可是传统中医的医患沟通以及搜集患者患病信息常常还在语言之外。俗话说“要开口,先开心”医者的一颦一笑,往往会对患者有着千差万别的影响。沟通首先是情绪的引导,有经验的中医师常常拥有自已独特的情绪引导技巧,比如看到一脸痛苦,眉头紧锁,双目无神的病人,医者常常微笑注视,然后亲切的问候:“这样的情况有多久了?”,病人未开口之前,什么都没说,医生怎么会问有多久了呢?自然就引起患者精神集中起来,然后通过望诊患者的外候,如气色、肤色、形态、体态、动作、表情、说话声音的高低等信息,再结合三部九侯的脉诊,医生基本对于患者的大概病情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用综合分析后的结论问患者“你肢软乏力、腰膝酸软吧?或你夜间起夜频繁,怕冷,梦多吧?你脾气不好,经常生气吧?等等”,患者未开口,心就被医生打开了,他们会想:“我都还没说,医生就知道了这么多,这个医生有水平”,既然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接下来的询问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所以,察言观色是中医诊病的一大利器,但是能做到这一点,常常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单单要会引导患者,还要有过硬的中医基本功。如果望诊、脉诊不过关,寒热不分、表里不明、虚实难辨,如何取得患者的认可呢?正因为经验积累有一定难度,才有民间喜看老中医一说。其实,只要用心学医,以心御医,结合了现代医学先进思想的年轻中医一样能看好病,看懂病。
记得我的老师在我入门之前教导我, “口乃心之门户” 一个医生“说”很重要。医生的谈吐既代表了专业素养,也代表了个人素质。语言承载了人们互相想要表达的大量信息,是沟通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和桥梁,言语的不恰当常常会“祸从口出”。在沟通中要时刻记住换位思考,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进行沟通,如果你跟目不识丁的老人讲阴阳、五行,跟没说一样,既不能获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也不会收集到正确的信息。老师要求我行医首先不能欺骗患者,欺骗到最后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一个没有人相信的医生只能名誉扫地。其次,说话要讲技巧和艺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恰当的意思,直话直说容易伤害患者。再次,练习沟通不是技巧方法,而是心态的改变。“不把病人当人,在别人眼里你就不是人”。在自己行医的过程中,我实践着老师教诲,受益匪浅。
中医讲求中正平和,阴平阳秘,讲求取法自然,天人相应。而大自然最大的法则就是――和谐。我相信以和谐的心态,真诚与患者沟通,悬壶济世才是我辈中医的正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