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的规矩是超过-周岁或者一岁半的小孩,住院期间家长是不让陪护的。与接受手术时的风险相比,这个规定许多家长表示更无法理解和接受。医院为何不扩建大一点呢(你懂的,北京地皮太贵了)?让所有家长都能陪护上多好。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与此同时,大家又质疑,既然医院条件有限,为何成人却让陪护呢(成人上一次厕所,实在不容易,孩子无论拉还是撒,十几秒就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这就是区别啊)?不理解,家长们为此忿忿难平。每当大家拥挤在儿科病区门口以期从护士口里获得大班里孩子的一点消息,或站至大班窗外焦急地从窗户眺望希望能望到自己家孩子那可爱的小脸时,大家一致议论的话题永远都会有这一个。赶上听到里面传出一半声哭声,大家的心就被揪紧,怎么好象是我家孩子呢?这时你还会看到一个场面,孩子们正在大班里听阿姨讲故事也许已经欢声笑语,外边不知大班里情况焦急等待的宝妈妈们脸上早已泪流成河。唉,宝宝从未离开过妈妈。马上要手术了,却没有父母的陪伴,该得多孤单无助呀。宝宝还不会吃饭呀,阿姨能照顾上吗?宝宝不会大小便怎么办?宝宝胆子小,在里面不会挨别的小朋友揍吧,手术宝宝一个人面对得多害怕,术后宝宝那么疼却没有家长的安慰照料怎么办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塞满家长的心间,一提便痛苦万分了。这也是家长们最真实的心理,不管您平时境界多高,每每想到可怜的小宝宝一人独自面对这么重大的人生关口。在纠结这些个问题时,你还是无法放平心态。怎么样才能争取到陪护权,家长们为此没少浪费脑筋。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李巅远
其实大家不必要过多的纠结。阜外医院每年诊治几十万的心脏疾患,单纯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超出4000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心脏中心年手术量。在如此巨大的手术量下,阜外医院先心病的年手术死亡率能降低到1%以下,这也是切切实在的国际水平。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结果,证明了在其后面操作的各项流程的正确性,正是这些由血的教训换来的各项流程,给宝宝们树立起抵抗风险的各项屏障。大孩子陪护制度的建立有两项最主要的目的:
第一:防止交叉感染,现在回过头来看待医院不让陪护的原因,固然是有就医条件的限制,但是大一点的孩子不让陪护,的确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怕陪护或者每天思念孩子,想方设法闯病房探视孩子的家长将病菌带给孩子,孩子的抵抗力多弱呀,每天这样的家长不少哈,可能你不感染你的孩子,但有可能感染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家长也如此做事,你的孩子能逃脱风险吗?就这样控制还是有那么多孩子感冒,小小孩是实在没办法才让陪护的。所以不让大人陪护而由专业的阿姨照料,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就医环境。每到冬春季节,就是流感大爆发的季节。以往有部分孩子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导致术前高烧,肺炎,耽误治疗,甚至术后感染,肺炎造成死亡的风险,你们愿意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的宝宝身上吗?所以控制治疗单位,相对人口密集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大家看到这后,想尽方法往病房闯的念头会小很多。也会自觉遵守这些制度,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可以放弃一些思念,是完全必要和可以自觉遵守的。同样,希望孩子的家长们,互相监督,做我做起,遵守这些各项规章,就是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孩子们。请时时刻刻牢记,你的孩子是孩子们中的一员。
当然,医院早已建立好了大班制度,跟幼儿园一样,管理好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这点不必多虑。
第二让大孩子养成一定的服从医护人员口令的意识。不让大人陪护而由专业的阿姨照料,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就医环境。而且孩子在父母面前往往恃宠而骄,术后如果看见父母,定会委屈得哭个稀里哗啦。对术后恢复不利,在阿姨面前知道没有特殊性,也会放弃撒娇心理,乖乖听阿姨话。对术后康复有利。每天医生和护士阿姨查房,孩子们也会相应的理解和服从一定的口令,比如:不要乱动,会影响输液,增加疼痛;不要乱拔管道,会感染,会造成危险,见不到妈妈了。孩子们经过这些初步体验后,术后醒来后,会下意识地去服从不要乱动,拔管等指令。术后风险相应下降很多。我们以前有过,孩子术后初醒,乱动,乱踢,把气管插管,输液管,引流管,心电监测导线等拔掉,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意思的是有些小朋友,还学会了照顾其他小朋友,有新的小朋友进来哭,会递上玩具和图画书,安慰哭泣的小朋友。术后还不忘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听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的话。每次当我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不禁莞尔,不是中国孩子娇气,是我们的家长没给孩子机会。
基于上述几点,我们制定大孩子不让陪护的原则,充分从考虑保护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其实,孩子一个人在大班,家属们真的没必要太多的担心,医院的阿姨和护士都是最专业的,每天她们都要面对很多很多的不同病情的患儿,积累了最宝贵的护理经验,无论家属们的宝贝出现什么特殊情况,对于她们来讲也是经常遇到的,这是让她们护理的优势。
所以当宝宝被送进大班以后,担心固然是正常的,但是于事无补,过多的担心实在是没有必要的,家属们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迎接术后或出院后还需要你们精心照料宝宝。(感谢爱心小组站ranmei39的原创,在她的原文下,我做了一定的改动,希望能当你和你的孩子面临相似情况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