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A)指与体内不同磷脂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至今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有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抗心磷脂(anti-cardiolipin,AcL)抗体两大类。近年还发现有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和抗磷脂酸抗体等。
(1)LAC
Conley等于1957年报道2例SLE患者有出血症状和凝血异常,且梅毒反应试验呈“阳性”,之后将这种自发产生并能抑制凝血过程的因子称为LAC。目前已知LAC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它的免疫活性主要在IgG。临床上测定LAC的试验有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CPT),蛇毒时间,白陶土凝固时间等,当所测得的时间延长,而又不能为正常血浆所纠正时,则提示有LAC存在。LAC在SLE中阳性率最高,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链球菌感染、恶性肿瘤、肝炎、及服用酚噻嗪类药物的神经病患者亦可阳性。
(2)AcL抗体
Wassermann在1907年建立的梅毒标准试验(STS)是测定AcL抗体最早的试验。它采用先天性梅毒胎儿肝脏浸出液为抗原,以补体结合试验测定,实际上胎肝提取的抗原中含有心磷脂。以后改用牛心肌乙醇浸出液的有效成分心脂作STS。AcL抗体在SLE患者阳性率为30%~40%,在有网状青斑的SLE阳性率可达80%。AcL抗体还可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莱姆病、桥本甲状腺炎、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出现。
APLA可以分为IgG、IgM和IgA型。其型别比例各家报道也有差异,但大多数学者证明IgG型APLA中占有突出的位置,阳性率高,与临床相关性最强,它可能对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的预测及特异性更强。也有人认为,IgM型ACL抗体可能与某些临床表现关系更密切,如习惯性流产、及死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