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1年俄国医师Cnmahobckn第一个提出胆囊与心脏之间存在神经反射性联系,1909年Babcok首先提出了胆心综合征的概念。此后,人们一直把胆道疾病伴有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的现象称为“胆心综合征”。近年来,国内外对胆心综合征的探讨有了更深的认识。
胆心综合征在心血管的临床表现:
1、心前区疼痛:由于心脏和胆囊均由植物神经支配,在T4~5脊神经有交叉,故胆道疾病可通过内脏大神经产生心前区牵涉性疼痛,其性质可类似冠心病心绞痛,但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常在饱餐后尤其是进食脂肪性食物后发作,夜间平卧时亦易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2、胆道疾病有时确能诱发心绞痛,这是因为胆道疾病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冠脉痉挛、收缩,致心肌缺血缺氧,尤其易发生在原有冠心病的患者。
3、心律失常:不少胆道疾病患者因心律失常感到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胆道疾病通过植物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脏自主调节紊乱、易产生折返激动有关,此外,也可能与电解质紊乱、胆道感染细菌毒素的影响有关,临床上以窦性心律失常、过早搏动多见,偶可诱发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当胆道疾病治愈后,上述心律失常可消失。
4、心电图改变:除心律失常外,约1/3患者可出现非特异性的ST段压低和T波低平或倒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