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在合理情形下,尤其是年轻的妇女,乳头的水平位置是在乳房下皱襞之上,若掉在其下即是所谓的乳房下垂。下垂得越严峻,就掉得越低。
一、原因
在女性朋友们到达一定的年龄会有一定程度的乳房下垂。一些年轻朋友们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乳房下垂。比如:
二、哺乳造成乳房下垂
一般在哺乳停止后,因为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和脂肪组织都会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所以就会造成乳房下垂。
女性在哺乳期后发生的乳房下垂,其下垂程度和妊娠、哺乳的次数有关,这主要是因为哺乳期后,女性乳房内腺泡萎缩,原间质中的纤维结缔组织由于在妊娠末期和哺乳期被乳汁充盈而延伸、拉长,这种情况在停止哺乳后,纤维结缔组织回缩不全,相对延长,所以,会使乳房松弛而下垂。
三、减肥造成乳房下垂
就是减肥速度过快,造成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四、老年乳房下垂
人变老后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乳房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明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
五、类型
1、乳房下垂分度:
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
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
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
2、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表现为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3、根据乳房的解剖特征,乳房下垂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真性下垂
假性下垂
腺性下垂
乳腺实质分泌异常
六、预防乳房下垂
1、防止乳房被撞击、挤压:乳房是女人身上最需要精心呵护的地方,因此千万不要随意让它陷入危险之中。
2、选择合适的胸衣:“一定要适时戴上内衣,这对提拉乳房有很好的效果。”。也建议,内衣的大小要根据胸形而定。全杯的适合全面包围乳房,它可以将扩散或松弛的乳房收紧,适合胸部丰满或松弛的女性;半杯可以直接承托乳房的下半部分,垂直的胸带可以将胸线高,使胸部丰满有球形感,比较适合胸部下垂的女性;侧杯可以将乳房由两边向中间推挤,使双乳丰满,适合胸部外扩或扁平的女性;3/4杯则适合胸部丰满但下垂的女性。此外,我还要提醒下,锻炼时要穿上运动型内衣。否则,胸部会不由自主地大幅度摆动,使乳房内的弹性纤维组织受到永久性伤害,比如本身胸大的人会加速其乳房下垂的速度。特别是跑步、跳绳时要特别注意。
3、注意睡眠姿势:特别不能趴着睡觉,最好取仰卧位。
4、多吃高蛋白食物:脂肪和胶原蛋白是乳房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平时吃饭时要保证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来供给胸部足够的营养,以及维持平衡的激素水平,就能让胸部饱满坚挺.
5、避免用热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烫去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让皮肤越来越干,使乳房的软组织越来越松弛。洗澡时的水温以27度左右为宜。此外,不要用直流水冲两个肩膀部位的韧带,以免破坏其对胸部的提拉作用。可用喷头从下向上冲洗胸部,能起到让胸部坚挺提升的效果。
6、按摩乳房:每天取仰卧位用左手撑托住左侧乳房底部,同时用右手掌与左手相对用力,向乳头方向合力推托20一30次,然后再运用相同的方法托推右侧乳房。适当做一些倒立体位,或经常做一些头底位的锻炼动作。
此外,哺乳后的女性更要注意预防乳房下垂。除了更要坚持上述保护乳房的措施外,首先,哺乳期就要戴上胸罩,否则重量过大会造成乳房下垂;其次,注意喂奶的姿势。两个乳房要交替喂奶,以保持两侧乳房大小对称,保证乳房坚挺峭拔。最后,不要过度节食减肥。产后女性过一段时间体重自然会恢复正常,乳房也会随之缩小,不用操之过急。
而对于已经乳房下垂的女性,有些扩胸的小动作也可以帮助恢复乳房的美丽。比如每坐一两个小时后,站起来,双臂展开,做扩胸活动;坐着时,上身应基本挺直,胸离开书桌10厘米,使胸背肌张力均衡等。至于隆胸手术或乳房提拉手术,一定要遵医嘱进行,否则很可能埋下健康的隐患。至于丰乳霜或精油,虽然声称有提拉乳房的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事实依据,因此还是要格外慎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