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1%-2%,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8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约90%的患者确诊1年内死亡[1]。由于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现晚,故无法根治,手术切除率仅为10%-15%[2],预后差,且对化疗敏感性差。现今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多应用局部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已被业界所瞩目。
一、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胰腺癌的机理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病灶是通过热效应及空化效应来实现的,机械效应及化学效应等非热机制也参与肿瘤的灭活过程。
热疗效应 与传统的热疗不同,HIFU能瞬间使靶组织温度升至65℃以上,使治疗区域内组织发生不可逆性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对肿瘤的“热切除”[3]
空化效应 HIFU辐照组织时,导致组织内部产生空化汽泡,其发生振动时释放的能量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然而这种空化效应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其主要发生在微汽泡附近,导致整个靶区域不能完全治疗[4];
机械效应 HIFU使受到超声作用的组织细胞高速振动,即为机械效应,引起细胞溶解,DNA大分子降解及蛋白质变性[5]。
破坏肿瘤供养血管 HIFU治疗可直接破坏为肿瘤提供营养的直径小于0.2mm的血管,而大血管则较安全; HIFU治疗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能力,因此能增强胰腺癌放、化疗的敏感性,在临床中,为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胰腺癌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已在临床中得到很好应用[6]。
二、HIFU治疗胰腺癌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存活时间预期超过4个月;2.手术不能切除者;3.不能耐受手术者;4.利用B型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肿瘤;5.无明显的梗阻性黄疸;6.有足够的声通道[7]。
(二)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1.既往有腹腔手术史,B型超声不能清晰显示肿瘤;2.既往有腹腔手术史,腹腔内留置医用金属物,从而阻碍HIFU治疗的声道;3. 肠系膜上血管被肿瘤侵袭;4.患者有明显骨质疏松;5.胰腺肿瘤曾经接受过的放射治疗;6.患者既往曾行大剂量大放疗(超过45GY);7.严重的梗阻性黄疸,大量腹水,肝脏功能极差。
三、HIFU治疗胰腺癌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一)术前准备
HIFU治疗前检查:CT/MIR/PET-CT检查――评估肿瘤位置、范围及与周边脏器的关系。HIFU治疗前三天进食无渣饮食,治疗前一天晚开始禁饮食,并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当晚及治疗当天早晨清洁灌肠;术前备皮、脱脂、脱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应详细检查治疗设备,设置治疗参数,制定周全的治疗方案,有些患者需要人工胸水或手术切除阻碍声道的肋骨。
(二)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包括:术后当日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区域皮肤用冰水冷敷,以免皮肤烫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有效的药物支持治疗。
四、HIFU治疗胰腺癌的术后并发症
HIFU治疗胰腺癌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可能的并发症包括皮肤损伤、疼痛,部分患者出现低热、乏力、淀粉酶的一过性增高、腹腔积液等,此类并发症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能够自行缓解。
五、HIFU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HIFU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目前多通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变化来综合评价。
1、疼痛的缓解
晚期胰腺癌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临床症状是疼痛,改善疼痛尤为重要。目前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癌痛,主要是通过口服镇痛药物或术中注射神经破坏性药物来缓解。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及成瘾性,治疗不甚理想[8]。胰腺癌患者疼痛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压迫、浸润位于其后方临近的腹腔神经丛所致。经HIFU治疗后,胰腺肿瘤坏死后减少其压迫和浸润于其后方神经丛,同时破坏后方神经丛亦可缓解减轻疼痛[9]。葛云丽等[10]研究80例胰腺癌患者经HIFU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结果有88%的患者术后感觉疼痛缓解或消失,部分患者止痛药用量减少60%。对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在延长其生存期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疼痛的解决自然是治疗首要目标[11]。而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延缓肿瘤进展,极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2、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
由于HIFU治疗本身就是在超声定位下进行的,所以在术后通过超声检查来评定HIFU治疗效果就成为最常用的方法。胰腺癌经HIFU治疗后B超的改变为治疗后胰腺癌消融区域灰度呈现不均匀地增强或减弱,肿瘤内的血液供应减少或消失[12]。超声无辐射损伤,可反复多次检查;并能反映胰腺癌病灶血供的变化等优点。安立明[13]报道性HIFU治疗78例胰腺癌患者,术后彩超提示有62例肿瘤体积缩小,73例患者治疗区域回声增强。杨松[14]等做了同样的研究,进一步用彩超的变化证明了HIFU在治疗胰腺癌中的作用。
(2)CT或MRI改变
CT/MRI是胰腺癌经HIFU治疗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随访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增强CT检查来判断HIFU治疗后组织坏死范围和程度的最佳时间在术后1~4天。CT检查表现为治疗区呈不均匀的高密度影,增强时治疗区域无强化;MRI图像表现为T1加权像为不均匀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不均匀稍低信号。有研究表明胰腺癌经HIFU治疗后行平扫CT检查显示CT值下降,肿瘤体积缩小;增强CT时动脉期及门静脉期靶区内无血供,延迟期治疗区边缘有薄的增强带,治疗后3个月复查显示大部分患者的病灶继续缩小。
3、实验室检查
CA199浓度的变化:CA199在胰腺癌的早起诊断上具有高特异性,在胰腺癌与胰腺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高的可靠性,而且CA199水平是预测各阶段胰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王琨,刘鲁明[15]等学者对17例经HIFU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研究,表明:17例患者中有12例CA199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余无明显变化。秦成坤,崔现平[16]等学者随机将3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HIFU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然后观察CA199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26.08+77.21)、(52.09+55.61)U/ml,对照组分别为(129.58+72.53)、(93.11+58.13)U/ml,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1。而且各位学者也证实了HIFU治疗组12、18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4、胰腺癌患者经HIFU治疗后的生存期
目前对胰腺癌行HIFU治疗后生存期的研究尚无大综病例报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我院胰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HIFU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说明HIFU能控制肿瘤的生长。
六、目前HIFU治疗中尚存问题
目前HIFU治疗胰腺癌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其治疗应用中仍有一些问题。在有的胰腺癌治疗过程中因癌组织特性不同,热量沉积有所差异,有的患者在治疗时所需时间较长,这时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麻醉耐受都有影响,如何选择超声治疗的剂量及时限尚待进一步研究[17]。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可使用微泡造影剂来增强HIFU治疗的效应[18],其机制可能与增强HIFU的空化效应有关。另外,理论上45℃以上的高温就可导致肿瘤细胞死亡[19],而在HIFU治疗的过程中无创的测量靶区组织实际达到的温度现在还未实现,即在HIFU治疗过程中缺乏实时测温,从而无法判断其消融的确实性。已经有学者研究可通过超声反演法来达到在HIFU治疗中无创测温这一目的[20]。
七、总结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使胰腺癌局部治疗实现了从有创到无创的跨跃,已成为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胰腺癌的重要手段,是今后胰腺癌综合治疗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21],对提高胰腺癌整体的综合治疗水平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HIFU可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从而加大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尚无大样本、多中心的HIFU治疗和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尚需进一步开展HIFU治疗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其更好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