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诊治从盲肠至肛门这一范围内的外科疾病,在国外多称“结直肠外科”。这一领域涉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而新的病种和发病率也正在逐年上升,随着医学发展日趋专业化,肛肠外科已成为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并成为国际上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国际上,肛肠专业的发展伴随着对肛肠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不断认识,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革新。直肠癌作为肛肠外科的重点疾病,其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规律是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观点认为,直肠癌淋巴转移分上、中、下三个方向,尤其在低位直肠癌,下方远侧淋巴结是其重要转移途径,而肿瘤远端浸润也是直肠癌的局部转移方式。因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成为了根治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手术。然而,近三十年的研究提出了直肠系膜的概念,并发现直肠癌淋巴转移主要途径在直肠系膜内播散,同时直肠癌远端浸润不超过2cm,这一重要的理论革新,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极大的推动了各种保肛手术的发展。放化疗一直是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过了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手术-术后“三明治”辅助治疗,直至今天的新辅助治疗。其理论依据在于国际上大量RCT研究证实的新辅助放化疗对结直肠的良好降期降级作用,并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局部复发率。术前新辅助治疗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肿瘤取得更好的根治效果同时,肛肠外科医师开始日益重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这种理念的倡导下,直肠癌保留植物神经手术、各种保留括约肌功能手术以及储袋手术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对痔发病机制的认识演变是肛肠外科理论发展的又一典型代表。最初“静脉曲张学说”是痔发病机制的经典说,而手术切除痔核也是各种痔手术方式的最终目标。然而,随着1975年Thomason肛垫下移学说的提出,肛肠外科对痔的认识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认识到痔的本质是肛垫的下移,而肛垫作为正常组织对维持肛门自制的重要性。从而使痔发病率的统计出现了重新定位,痔的治疗理念转变为“无症状痔不需治疗”,而手术切除痔的理念也转变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肛垫。
慢性便秘的诊治和盆底生理研究也是肛肠外科理论革新的见证。慢性便秘的治疗理念经历了最初的完全内科治疗、随后积极的外科治疗,直至今天审慎的外科治疗参与的综合治疗时代。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便秘发病机制、不同分型、盆底解剖功能特点的研究,使便秘治疗越来越个体化,形成了饮食、运动、药物、生物反馈、局部肉毒素注射、个体化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体系。而以动态排粪造影、盆底肌电图、肛肠测验、小肠传输试验、直肠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盆底生理实验室,已成为国际上知名肛肠外科中心及盆底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迄今为止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盆底功能的主要手段。
肛肠外科理论的革新带来了技术的创新,新方法、新器械不断涌现。双吻合器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TME)的出现使低位直肠癌患者在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前提下保留肛门提供了技术可能,并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全直肠系膜切除成为了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新“金标准”。痔治疗理念的转变导致了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的出现,该手术保留了肛垫,符合肛门自制生理,且较传统的Milligan-Morgan术病程短,疼痛少,在国际上迅速得到推广。基于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进一步认识,生物反馈治疗的出现成为盆底失迟缓等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近年出现的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手术(STARR)对直肠前突和直肠内套叠导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具有较好疗效,在欧美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肛门失禁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国际上对肛门失禁治疗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从肛门括约肌修补术、股薄肌转移括约肌成型术,到人工括约肌手术(ABS)、骶神经刺激术(SNS),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体现了肛肠专业的发展潜力。
外科微创发展趋势同样渗透进入了肛肠领域。腹腔镜手术在肛肠外科逐渐从局限于良性疾病扩展至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并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可。从开腹手术到手助腹腔镜、全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微创技术加快了肛肠外科术后恢复,降低了切口相关并发症。同时,内镜技术从最初的纤维结肠镜发展至电子结肠镜、放大肠镜、染色肠镜、NBI肠镜、共聚焦肠镜,使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大幅增加。而内镜下治疗技术也从早期单纯较小结肠息肉的活检术、钳除及圈套技术发展至对较大结息肉及早期大肠癌的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使早期大肠癌得到微创治疗,避免了传统切除肠段手术。近年,达芬奇机器人的出现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已有中心对达芬奇机器人在肛肠外科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