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研究人员考虑将质子泵抑制剂(PPIs)给予胃食管反流(GER)婴儿,以缓解他们啼哭等不适症状。然而,Dorota
Gieruszczak-Bialek教授(波兰Warsaw医科大学儿科系)和同事们在《Pediatric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系统性综述显示,PPIs不能减少哭闹或者烦躁。医脉通对相关内容整理编译,详情如下:
2014年7月,Gieruszczak-Bialek教授和同事们检索了两个注册系统和三个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Cochrane中心对照试验登记处),对涉及GER或者胃食管反流病(GERD)婴儿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汇总分析,以审查PPIs的有效性。
该系统性综述确定了176例试验,大多数试验存在一些研究人员的财务冲突,包括由PPI药厂支助,作者受雇于PPI生产厂家,或者作者持有相关厂家股份,Gieruszczak-Bialek教授和合作人员在文中指出。
研究人员将5项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分析,在他们的综述中每一项试验涉及的婴儿<1岁,伴有GERD迹象和症状。哭闹或者烦躁是两项试验的主要预后:一项在澳大利亚开展的随机临床试验/交叉研究,含有30例年龄3~12个月的婴儿;和另一项在美国和波兰综合性儿科门诊开展的多中心研究,包括162例年龄在1~11个月的婴儿。这两项试验再一次发现了严重不良事件(下呼吸道感染)在服用兰索拉唑,每天0.2~1.5mg/kg,维持4周的婴儿中较为频繁地发生。“虽然有一个宽泛的CI[置信区间]围绕着慎用的效应要求,根据其他观察记录,这一发现显示PPIs给药并非不是没有风险的,”Gieruszczak-Bialek教授和同事们指出。
所有的五项试验对不同剂量的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或者泮托拉唑的疗效进行了检查,使用“可靠的方法”,例如视频监控,经过验证的哭声日记,或者问卷调查来记录哭闹和烦躁。
“一些试验表明从基线到干预结束,哭泣/烦躁有所降低;类似的效应在对照组也有发现。然而,研究人员观察到研究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数据不支持使用PPIs来减少婴儿哭闹和烦躁,”研究人员写到。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观点,GER是在婴儿中是普遍的;约一半的婴儿<3个月会出现每天多次的吐奶。长大到14个月,很多健康的婴儿不再吐奶。
作者们指出,证据基础仍然很有限,然而结论认为“即使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证实PPIs可提供一些获益,这些药物仍是有风险的,尤其增加了胃肠道和/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很可能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