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复杂疾病”,一定先在生活方式上找原因
理疗对于缓解疼痛,有什么高招儿吗?没有想到随便一个小问题,居然引出了专家的这个反思。马彦红主任想告诉我们,在任何复杂疾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良或者不适合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先分析自己为啥得病,否则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五年来,我从来没有思考为什么一开车就胃疼?
消化道没问题也可能胃疼
我最初开始胃疼,是在2004年。按照教科书的定义,我自己诊断为典型的空腹痛。每天一到下午5:00下班前,就开始隐痛,一开车,出了医院大门,拐上府右街主路就加重,晚上11:00睡觉前和凌晨4:00又疼。
我试图通过吃点东西来缓解疼痛,但不适症状稍微好转,依旧不舒服。守着医院,我做了两次胃镜。消化科主任告诉我:“你的消化道黏膜漂亮得很,不是器质性病变啊。”可我还是缠着主任向他叙述自己病得有多重,直到他问我:“你是不是抑郁了?”我都没有意识到是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不可能,我家庭和睦,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为啥要抑郁?”但从此,我倒是不敢再向他追诉。
胃疼连带颈肩疼
后来,我吃了西沙比利,痛泻两周之后好了。为什么大便好了,胃不疼了?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思考,2005年开始又出现了颈肩背痛,神经内科主任把我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头晕、出汗、心慌、颈项肩背疼都有。
守着理疗科治疗很方便,电疗、刮痧、按摩、牵引样样尝试,但都只是轻松一会儿,而且夜里睡觉痛苦,都不知道把头放哪儿好,一晚上要换4个枕头。于是开始外出寻求治疗方法,机缘巧合接触了针刀医学,了解了脊柱相关病,并亲自体验了针刀大家的手法,疼痛迅速解除。
胃疼连带阑尾炎
但没想到2007年又开始腹痛,这种疼痛是腹部胀痛,胀得想在肚皮上插个针头放放气,感觉“便秘”,而且大便越来越细,怀疑自己结肠是不是有问题,几次想做检查,又怕痛苦而退缩了,直到2008年春节的年三十暴饮暴食,又在半夜放鞭炮受冻后出现阑尾炎,口服、静脉输液近一个月都始终不见缓解,终于没出正月就手术切掉阑尾了。
切掉阑尾依旧腹胀痛
本以为手术后应该万事大吉了,可仍然时不时又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就和手术前的感觉一样,仔细反思发现问题:
1、喜欢看书,在书桌前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走路时含胸驼背,所以在左侧背部心俞、肺俞、脾胃俞等处(脊柱相关病在支配心肺、肝胆、消化系统的神经节段处)有长长的条索状筋结,又硬又痛。
2、2003年搬家,上下班需要横穿拥堵的长安街, 原有生活习惯尤其是排便习惯完全打乱了,一直没在意这件事,而且在前面胃痛求治中因羞于耻齿一直都说挺好,正常,认为和胃痛没有太大关系。
3、喜欢吃油炸,油腻的东西。
管住嘴、迈开腿也不见效
针对上面3个原因,我想办法解决:
1、调整桌椅高度,让自己背部、颈部放松,每40分钟起来活动一下;坚持每周打两次羽毛球。
2、生活习惯尤其排便习惯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好对相关的穴位坚持按摩。
3、控制住嘴,以前只是不吃生冷,现在把油炸、油条、炸糕、粽子、年糕、汤圆尽可能戒掉了。
当把这三条问题一一重视后,我感觉自己的肠胃功能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但仍然会有颈背部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越来越不喜欢开车了,甚至每天下午到了4:00以后就不敢喝水,因为一想到5:30下班时在路上冲杀、堵停的场景就紧张,一紧张就想上厕所,终于下定决心于2009年十一后不开车了,改坐班车。
放弃开车,什么病都没了
没想到当天下班坐在班车上是从未有过的轻松,透过车窗看到一路拥堵的车辆,熙熙攘攘的自行车、行人,心中反而有种惬意,和同事有说有笑没觉得多久就到家了,其实和平时自己回家的时间一样。从此一下爱上了班车,精神上从未有过的放松,颈背部居然也神奇般的好了许多,胃肠道也比以前更舒畅了,连女儿都说:“妈妈,你自从坐班车后,温柔多了,脸上笑模样也多了,比以前幽默了。”
女儿的话语让我惊醒,我的全身疼,就是搬家和开车闹的,甚至阑尾炎手术都是可以避免的冤案。回想起开车的日子,上班已经筋疲力尽,然后下班开车一路拼杀回家,经常感觉情绪差到极点,常为了小事对女儿和爱人发火,自己还不曾觉得,而放弃开车后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我的擅长,更不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的精神上在屈从流行、屈从时尚,可我的身体并不接受,它在以它的方式向我反抗。
作者手记:
我是医生同时也是患者,我现在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做为医生想治疗自己的病有时都很难,何况是为不熟悉的患者治病。在当今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外界时尚流行所吸引、干扰,眼睛一直向外看,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很敏感,而很少静下来审视自己,倾听、感受自己的身形发出的声音,对自己的内心、身形感觉很迟钝。所以当疾病来临时,难免会惊慌失措。尤其有些年轻人认为有时间、有体力、有资本可以随意挥霍、放纵、消耗;对养生、对良好习惯、对忠告嗤之以鼻,认为是耄老之年的东西,但一旦大病来临时却没有了挥霍消磨的豪气,更没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只有对过去的懊悔和对健康生命的渴望。我常常与患者共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当患者对自己的某些顽固性症状比如最常见的各种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治:第一可以到心理专科寻求帮助和治疗方法,因为现代医学已经研究证实超过3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就是一种独立诊断的疾病了,而且都或多或少伴有心理障碍或疾患,但我们很多时候自己意识不到,或是很难接受自己“精神、心理”有问题,怕被别人笑话。其实现实生活中精神、心理完全正常和完全不正常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人都有局部紊乱,就像千百年来世界大战只有两次,而世界各地的局部冲突却从未停止过。第二一定要从自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找问题,我们的压力可能来自方方面面,比如我的搬家导致多年习惯的改变,开车带来的压力,但我们经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现在我经常会告诉我的病人,回家和自己的家人聊聊,问问他们最不能接受自己的“毛病、习惯”是什么,没准儿他们挑的毛病可能是你自认为最合理、最满意的事儿,却正是你久治不愈的病痛的根源所在。因为旁观者清。
相关文章